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河曲盛产高考状元?
2016年07月05日 08时29分   忻州在线

“神童”状元——范书恺

范书恺虽是县级理科状元,却是状元中最有名气的,用名扬天下这个词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当年全国大小媒体都刊载了他的事迹,正如一篇文章所言:“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颂”。因为他是“神童”——7岁上初中、13岁考上清华大学。

范书恺两岁时就显示出读书学习的天分,同龄的孩子这时才刚开始说完整的句子,他已经能认许多汉字、能解乘法运算题了。

当时父母在乡下工作,母亲是教师,父亲在派出所工作,乡下没有幼儿园,所以伴随小书恺成长的基本是小学课本,5岁前,他已学完小学课程。

4岁时,父母调到县城工作。从年龄说,小书恺上幼儿园都不够;从知识上看,却远超小学三年级的孩子。

不走寻常路!父母决定送小书恺上三年级。尽管小书恺知识超前,身板也比娇生惯养的同龄孩子硬朗,但还是被校长拒绝:“年纪太小,会在楼梯里摔倒”。

5岁时,父母“不愿浪费时间,再学一遍”,主意铁定地将5岁的小书恺送进小学。

就像羊羔子放到羊群里,小书恺备受关注。第一次考试揭晓了,小书恺名列第一。接下来的考试,他也不负众望,一路领先。同学们彻底服气了,老师们也刮目相看,父母也放心了,他的年龄也逐渐被淡忘,范书恺完全融入校园。

范书恺一鸣惊人是高考。中考时成绩不错,但全县排名仅在99名。

高考时噌一下蹿起来了,总分601分,全县理科第一。

范书恺的“少年老成”突出表现在超出大多数成年人的“自律”。父亲眼中的范书恺,学习不拖拉,“说一小时完成的作业,绝不拖到下一分钟”。高三时,他每天早上5点50分起床,晚上12点半睡觉,像钟表上的时针一样,精准地走过每一天。

处变不惊也超过很多成年人。“我是一个没有大喜大悲的人”,在得知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晚上,父母兴奋得睡不着觉,忙着给亲戚打电话报喜,他却一倒头睡着了。

很多人在“装嫩”而范书恺却在“装老”。在入学的开场白上,他穿着肩缝耷拉在肩膀下面臃肿的校服说:“大家可以说我小,其实我不小。我的心理年龄跟大家一样大,大家不要把我当小孩子看。”

尽管范书恺自己不愿戴上“神童”的光环,但“神童”这个字眼却会伴随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