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状元——王指正

当年的王指正
张琪雨正在火头上,而王指正却鲜为人知,实际王指正是河曲最早的全省高考状元。
196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在临汾召开,副省长王中青在会上问参会的中学校长们:你们谁给我培养出单科数学106分的学生来了?校长们大眼看小眼,回答不上来。接着王省长看着河曲巡镇中学的李仲升校长说:“只有晋西北巡镇中学的李校长。”
这位高考状元就是河曲巡镇中学高四班的学生王指正。

最后一排左一(红圈)为王指正
当年王指正数学满分,附加题10分,他得了6分。
考入太原工学院后,王指正才知他是全校730名学生中,唯一的一位因成绩优秀被破格录取的已婚学生。
古稀之年,王指正回忆高中那段生活,感悟颇深。在题为“半个世纪的回忆”的文章中,他写道:
“1961年,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很多学校被迫下马,很多学生辍学离校,全县有7个初中班,可巡镇中学只招到了一个高四班,仅48人。少而精,寡也敌众,一个班、48人却创造了院校录取27人,录取率60%以上的骄人成绩,巡镇中学一举成名,挺身一跃为全省重点中学。”
“困难时期的突出感受是吃不饱、穿不暖、灯不亮。父亲虽是镇人民食堂的经理,我也沾不上什么光,饿肚子是常事;穿的是补丁捰补丁的衣服、鞋子;点的是煤油灯,鼻子经常是黑圪洞,一摸一指黑; 一位班干部个子高,饭量大,站着吃完饭,坐下还要喝一碗水,有人担心:你站着吃饱,坐下一憋,把饭挤出来呀?这位班干部说:饭只能垫个底,喝一碗水才感觉饱了!虽然饿肚子,但心情都愉快。饿着肚子还排演话剧、拔河、打篮球。”
“我自己是一个‘宅男’,不善交际、也无文体细胞,但倔强好胜,有时还爱搞点恶作剧。记得临近高考时,数学骆传文老师突然调走,新来一位老师接替代课。临阵换将,全班同学心跳的咚咚都有些担心:换上差老师可瞎了!我与班上一位同学想探一下底,晚上就拿了两道数学题去老师处请教。这位老师看后说:一下答复不了,以后再说。听后,我心里咯噔一下:以前的数学老师都能现场解答,而这位老师却是以后再说。莫不是茶壶里煮水——没干货?也可能另有隐情,听上两节课再说。过两天这位老师正式登台讲课,语言表达结结巴巴。我俩发出信号,将书一合,持静坐状态,全班其余同学看到后,都也将书合上静坐,弄得老师脸红脖子粗,颠三倒四更结巴了。一登台就尝到了学生们的厉害,这位老师从那以后再没在学校露面。后来想起来这事做得有点过,现在有点后悔,实在不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