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峻青
“河曲闺女张琪雨以707分的优异成绩,夺得2016年山西省高考理科状元啦!”
6月24日,山西省高考成绩一揭晓,此消息就首先在微信老乡群里疯传,继而被《山西晚报》等主流媒体所发通稿披露,自此,河曲、张琪雨、状元等名词频现报纸、电视、网络、微信,阅读量、收视率、点击率直线上升。
“不止张琪雨,还有忻州市的理科状元、总分672的方延伟,山大附中的671分的王浩洁……”多名状元出自河曲的消息雪片似飞来。
有些人还翻出了老底子——“河曲:巍巍文笔塔出彩几代人”,几年前,由河曲老教师李延海写得一篇细数河曲中学高考状元的文章,也被淘出来发到了微信群,点赞、转发、跟帖者盛众。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武卫政还发帖补充:还有巡镇中学八十年代首开北大、清华之门的高考状元邬鹏飞、王瑞锋、马自强。
出一个状元不能称“状元之乡”,如果不断档地连年出产状元,那冠名“状元之乡”就名副其实了。
这时,写一个状元已不过瘾,整体打包,群体亮相,才感觉酣畅淋漓。于是,赶紧打电话联系、微信视频采访,终于收罗到几位状元的奇闻异事。有些可独立成篇,有些只是一些记忆碎片,不管怎样,群星璀璨的状元们可集中展现了。
先说省级高考状元——张琪雨、王指正。
当红状元——张琪雨

短暂的兴奋过后,张琪雨的情绪又跌入纠结期:清华、北大都伸出了橄榄枝,花开哪枝?她主意不定。“30号以后再采访吧,这两天没心情。”父亲张永盛婉言谢绝。
没奈何,采访只能从外围开始。头一天,张琪雨的母校——河曲中学初中部,教过她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吕彩枝上下午都有课。
第二天,采访如约进行。拨通了电话,互加微信,视频采访面对面:“那一年,张琪雨就因中考第一在全县出名。除了学霸具有的良好品质外,她给我的突出印象是坚毅。初三那一年,体育分提高到50分。体态较胖的张琪雨,面临长跑、踢毽子等剧烈运动的挑战。课间操跑步,很多女生跑到中途就停了下来,可张琪雨尽管累得气喘吁吁,却始终坚持跑到终点;踢毽子开始只能踢30、40个,十几天后成绩就突飞猛进,最终踢毽子得了满分,体育分得了46分。”
“学霸一般比较骄傲、自私,张琪雨却非常谦虚、大方,即便是最差的学生问她,她也不厌其烦地讲解。有时我还担心:不怕耽误了你的时间?她说:合作才能双赢。还有一点是小题不放弃,难题不畏惧。”
“高考分数揭晓的前一天,我请几个学生回母校给学妹、学弟讲课。我问一位学生,张琪雨来了吗?学生说,站在你面前的不就是张琪雨?两年多不见,张琪雨消廋得我都认不出来了,三年学习把娃累廋了!”
河曲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金志文,是张琪雨三到六年级的班主任。他说:“张琪雨的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印象中,出前三名好像只有一两次。她虽成绩优秀,但不显能,很稳重。老师提问时,有的学生举手很快,但叫起来却回答不上来;有的一知半解,回答半对半错;当老师期待的目光看到她时,她才举手,总能说出正确的答案。”
“张琪雨学习很认真,打草稿也字迹工整。很多学生头疼作文,敷衍了事,她却认认真真写好草稿,让老师看,然后按老师的意见,认真修改,再工工整整誊到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