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胜 让球员泥地里打滚
这支足球队,取得过各种女子足球比赛的荣誉,其最好的战绩,是今年2月份获得中国足协主办的青少年足球精英赛U12女子组的亚军。
2017年2月,桑成率领和盛小学六年级女子足球队代表成都赴广东清远市比赛,经过一周的比赛,和盛小学以1:0打败强大的上海队,最后一场对战江苏队,双方争夺冠亚军。
那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
“人家是全省选出最强力量参赛,而我们和盛小学是小范围地选人,完全不一样。”桑成说,那是一场五人制的比赛,江苏队每个位置都非常强。但是一上场,和盛小学就展示了超强的拼劲,对方一直进攻,和盛球员全力防守,整场比赛只有两次反攻机会,但是都被对方拦截了。
上半场,江苏队领先。球员们拼尽全力,最后仍被江苏队以1:0战胜。当哨子吹响的那一刻,球员刘晏红懊恼得号啕大哭,这一哭,在场的其他所有队员也跟着哭。
桑成说,“她们哭得很委屈,好像冠军是她们的,错失了。但在我看来,以我们的实力,能获得亚军已经很难得了。”
在桑成眼中,最难忘的赛事是2014年时,在广西南宁对战大连队。“大连是一支实力强大的队伍,按照实力来说我们本来不如对方,但是我们的战术胜于对方。”桑成说,当时已经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球场上泥泞不堪。“这样怎么踢?”
一上场,桑成就让球员先在淤泥里滚一圈,把身上白色球衣全部弄脏。“女孩子都怕脏,如果不滚一圈,心理上会有负担,踢球放不开。”桑成说,雨战只能乱打,比速度,看谁快,果然对方缩手缩脚,最终,和盛小学2:0取胜。

家长在一旁观战
困境 练得越久退队越多
不过,如此强大的队伍,却面临缺乏新球员的困境。2007年,和盛小学拿到了成都市运会冠军,自此,和盛小学开始了女子全员足球训练,所有女学生都可以参加足球训练,学校再从里面选拔优秀苗子。
2012年,和盛小学200多名一年级学生中,只有60多名女生,桑成再怎么招揽,要凑成一支球队,似乎都比较困难。
“刚开始,学的人特别多,因为不仅是足球班,更像是放学托儿班,家长把孩子扔在足球队,下了班刚好接。”桑成说,每天的训练从放学后开始,持续一个半小时,到6点结束。
但练得越久,退出的人员越多,理由千奇百怪,归结起来大概有两点:一是怕孩子晒黑,怕孩子吃苦;二是怕耽误孩子学习。“第二个理由是最主要的,到了五年级,家长都不太乐意让子女来了,到了六年级,只剩下了15名球员了,流失的球员中,有两三个是资质特别好的。”
瞿洋就是其中一位退出的球员,她从一年级练到五年级,眼看球技越来越成熟,父亲瞿洪却不让她踢球了。“她原来成绩非常好,都是班上前两名,后来掉到三四名,肯定不能让她踢了,耽误学习。”瞿洪说,最初让女儿踢球就是为了强身健体,培养兴趣,这些都可以有,但是必须以保证学习成绩为前提。
另一位球员彭佳怡,持续踢到六年级,从这个暑假开始,她也不再踢球了,周一到周五每天补文化课。“女儿肯定是喜欢踢球的,但是我把我的想法跟她沟通了一下,她还是听了。”彭佳怡父亲彭德志说,初中课业增多,足球比赛也增多,训练增加肯定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成绩,而女儿是球队主力,但又算不上最顶尖的,走职业化道路的几率太小,综合考虑,成绩更为重要一些。
“而且学习环境很重要,跟学习成绩好的在一起会更爱学习,在球队会受一些影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