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高成本是障碍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开始走入婚姻殿堂,其中不少人已为人父母,二孩政策来临,让这些90后的家庭也开始考虑起生育二孩的问题。
全面二孩政策一出台,对于忻府区东楼村的90后冬梅来说,是个大好消息。冬梅自己虽不是独生子女,但她深知身边独生子女朋友的孤独,因此,她就下定决心不让孩子今后在孤单中成长。如今,冬梅的孩子马上7岁了,不再需要过多的照顾,在她看来,这是她可以考虑再要一个孩子的重要前提。然而,生儿容易养儿难,对于月收入普通的家庭,如今的育儿高成本是她和丈夫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网络上曾有人为如今育儿算了一笔账,以一个家庭为例,从怀孕开始到孩子大学毕业,按照最基本的花费标准保守估算,大概需要花费30多万元。
“育儿高成本差点让我们打了退堂鼓,毕竟同时抚养两个小孩对于我们而言,并非易事,孩子上个学,随随便便就可能要花上万元。”冬梅说,“虽然育儿成本单靠自己挣钱、父母支援还是觉得紧张,但我们坚信,只要通过努力打拼,还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冬梅对此充满信心。
生二宝恐个人职业前程受影响
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让80后成了许多人眼中生育二孩的主力军。相比90后担心的经济问题,80后工作已经比较稳定,并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然而面对再生一个孩子,他们也有自己忧虑。
1984年出生的代县姑娘樊海荣,目前正忙着备孕。虽然个人生二孩的意愿并不高,但丈夫的心愿以及9岁儿子的热情,让她很难拒绝二孩计划。樊海荣是职场上的女强人,目前在某国有大型企业担任财务科长,想努力走入管理层的她,害怕因为生二孩的原因,影响自己的“仕途”。
“从怀孕到哺乳,前前后后我可能就要休整两年,才能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而这就意味着,领导会担心我不能全力投入工作,到时会考虑用别人来顶替我。”樊海荣不无忧虑,“现在行业竞争大,能得到这份工作很难,所需要的晋升周期也较长,而我从怀孕、生产到哺乳休整那么长时间,这不仅可能失去晋升的机遇,同时也会让同事、领导有难处。”
拼二宝担心精力不足
不同于90后与80后,1977年出生的谢晓梅,想生二孩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和精力。今年已经39岁的谢晓梅,已打算做一名高龄产妇。此前,由于政策不允许,她从没有动过生二孩的念头。如今,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她也产生了生育二孩的想法。
“ 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发达,高龄产妇生孩子的安全问题,我并不担心。”谢晓梅说,“这可能是我生二孩的最后机会了,再过几年,身体就真的受不了了。”
“二孩政策,对于我们70后,可以说是场及时雨。”谢晓梅的丈夫董先生表示,自己还是希望再多一个孩子,很支持妻子的生育意愿,“但有些问题也需要我们直面现实,其中我最担心的还是我们夫妻俩的心力、精力问题。如果现在再生一个孩子,以后等到他读初中、高中,我们都已经五六十岁,那时照顾抚养他,怕是精力不似从前了。”
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考量,每个家庭也都有各自的打算。业内人士也指出,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后,将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大幅增长,医疗卫生、儿童照料、教育就业等方面会面临压力,必须切实加快全面二孩相关领域的政策配套。
为确保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市民期盼政府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加快相关领域的政策配套。(宫殿煜)
(文中人物为化名)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