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武平同志简要事迹
2015年3月,忻州市收费事务中心稽查科科长管武平被选派到静乐县中庄乡史家岭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同年8月兼任第一书记。史家岭村少雨缺水坡地多,山高地瘠路难行。地理条件差、交通不便,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4年多来,他以一个退伍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独特精神和作风,千方百计为贫困户解决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产业发展难、群众增收难等问题。从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入手,采取了保、奖、股、补的帮扶机制为贫困户发展养猪、养牛、养鸡业;引进马铃薯、红芸豆、胡麻优质种子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以及组织实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多渠道多举措使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7年底,全村整体实现脱贫目标。2019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233元,比2015年增加3964元。
经过4年多的朝夕相处,管武平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连续两届任期后,村民们仍舍不得让管书记离任……
因工作突出,管武平被省人社厅、省扶贫办授予“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队员”和“全省农村模范第一书记”称号;被忻州市授予“全市模范农村第一书记”和“全市农村优秀第一书记”称号。其扶贫事迹入编《脱贫攻坚先锋榜》(忻州党史办编),并被拍成电视记录片《老管》参加了忻州市有关展演展示活动。曾参加中组部有关领导的调研座谈会并汇报发言,受到点名扬。其先进事迹被中国青年网、山西省和忻州市等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