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剑峰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秉军
有点儿年纪的中国球迷,对天津这个城市的印象,一定是从“泰达”开始。换句话说,天津泰达足球队,就是天津市最有影响力的一张“名片”。
1990年代中期,中国足球运动的职业化风起云涌。京津沪三支球队北京国安、天津泰达、上海申花,不仅是三地球迷的最爱,也是全国球迷津津乐道的谈资。这些球队的当家球星,比如泰达队的于根伟、李玮峰、于大宝……有的虽已退役多年,但他们在球场上那一个个经典瞬间,依然令球迷回味不已。

泰达足球队2011年夺得足协杯冠军
其实,泰达队所属的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只是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泰达控股)四大经营板块中文化产业的一个项目。泰达控股旗下,有泰达集团、泰达建设等28家全资公司;有渤海银行、北方信托、中非泰达等19家控股公司;有泰达发展、北科泰达等24家参股公司,其中4家为上市公司。泰达控股的四大产业板块,包括以滨海新区建设为核心的区域开发,以能源供应与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公用事业,以银行、保险、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业,以会展、航母旅游、星级酒店、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2017年,泰达控股总资产达319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03亿元。
在中国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91位、在天津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0的泰达控股,无论其规模、体量还是效益皆堪称“巨无霸”。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家大型国企的掌门人,出生在晋西北偏僻小县偏关城,他就是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秉军。
“学霸”在范中
仿佛冥冥中有定数,1984年,泰达控股的前身——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成立。就在这一年,22岁的张秉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天津光电通信公司,做一名普通的技术员。
作为长城“内三关”的偏头关,自明代以降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偏关老城东仰西伏,北高南低,置身“凹”字的底端,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圪钵”。县城东山之巅,一座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的空心砖塔巍然耸立,是谓“文笔凌霄塔”,意在激励、庇佑偏关子弟读书成才。
张秉军是地道的偏关人。父母都是县城的普通职工,家中兄妹4人,他排行老幺。张秉军读小学、初中的时候,大约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学霸”。当时没有全市统招和“择校”一说,1978年,16岁的张秉军初中毕业,别无选择地上了偏关中学。没想到开学一个月后,还有机会到当时享誉三晋的范亭中学就读。
这一年,范亭中学面向全省招收高一学生80人。不知是什么原因,招生考试延迟到各地新生在当地入学一个月后才进行。作为偏关县有名的“尖子学生”,张秉军通过考试,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当时还在崞阳镇的范亭中学。
40年后回忆起来,张秉军对范中学习生活的种种细节依然记忆犹新。他深有感触地说,范中两年,对他的一生“ 影响巨大”—— 锻炼了意志品质、拥有了强健体魄、提升了学习能力。
当时的范中,办学条件一般,师资水平一流。特别是恢复高考后的那几年,师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学风正,氛围好。张秉军印象最深的是范中的早操,一年四季,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学生们还没有排好队,校长、班主任们就已站在队列前。同窗间竞争激烈,争先恐后,晚自习后还要再“加班”,第二天早起就很痛苦,不少同学就抱怨,其中也包括张秉军。当时范中还有一个规矩:下午活动时间,教室统一关灯不许有人,老师要把学生全“赶”到操场上跑步、打球。
几十年后,张秉军还记得校长说过的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现在怨校长骂校长,20年后你们就会感谢我!其实,哪里用了20年?参加工作后,张秉军就切身感受到拥有一个强健体魄的重要性。196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体质偏弱。范中两年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仅使张秉军强壮了身体,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磨练了意志品质:绝不贪图安逸,从来不怕吃苦,永远积极向上。
1980年,18岁的张秉军高分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他上学走了,偏关城比他小几岁的孩子与父母一起上街路过他家门口时,大人往往会指指点点地对孩子说:你看,这就是那个张秉军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