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张俊生:赤手空拳打天下
2018年05月25日 10时45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跤乡”走出的柔道教练

走在镇江大街上,张俊生被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中等个头,身材敦实,膀大腰圆,下盘沉稳,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看就是搞体育的出身。

张俊生指导特警队员习练柔道技艺

在镇江这座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城市,今年51岁的张俊生已经生活了23年。

张俊生是原平市王家庄乡东泥河村人。在王家庄乡,东、西、中三个叫“泥河”的村子毗邻相望,村民世代种地为生。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后生们想要走出去,出路有两条:一是考学校,二是练摔跤。

大学扩招前,城里的学生能考上大学、中专的也是百里挑一。因为家庭、师资等显而易见的因素,农村孩子在考学这条路上,其实早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考学这条路走不通,只要身体壮、耐摔打,当时农村孩子还有一条练摔跤上体校、毕业后国家分配工作的路——但这条路也不好走,首先须具备身体条件,其次得能吃苦,最后,你还得有个引路人。

幸好,张俊生这三条都具备。

在忻定原农村,摔跤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当年跟俊生差不多大的小后生,哪个不会“搬腿腿”“搂后腰”?但爱好归爱好,能吃上“跌跤”这碗饭的,在方圆几十里也绝对是凤毛鳞角。而俊生的大哥,就是王家庄乃至忻定原一带有名的“挠羊汉”,他凭这身本事进入体制内,先是运动员,后来做教练。在大哥的引导、指点下,张俊生“跌跤”一开始就上了路。16岁那年,顺利考入山西省体校。两年后毕业,又被挑选进山西省摔跤队成了专业运动员,经常随队全国各地打比赛,最好成绩在全国摔跤锦标赛上进过前六——能置身竞技体育“金字塔”顶端的,永远是极少数。

因为不是奥运项目,中国式摔跤其实从80年代中后期就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省、市干脆就取消了这个项目。在这种大背景下,有的摔跤运动员转行练了柔道——毕竟都是力与技巧的运动。一个偶然的机缘,用俊生的话说是有位“贵人”提携,1989年,其时22岁的张俊生考进了北京体育学院柔道专业。泥河村的“泥”孩子居然靠摔跤考上了大学,这件事在王家庄还一时引起了轰动。

但是,这大学也不是好上的。柔道训练向以“魔鬼”著称,别的不说,力量训练一般人就吃不消,从字面上体验一下柔道专业学生每天要重复几百次的动作吧——负重深蹲跳,蹲起推举,单侧哑铃肩上推举,背、抱、扛、提人跑……每项都在挑战身体极限。不管春夏秋冬,海绵垫子上的汗水一天不知道要擦多少次。好在泥河村的后生打小就不怕吃苦,再说练摔跤那几年什么“回合”没见过?4年后的1993年,张俊生大学毕业,被分配至重庆体工大队担任柔道教练。

在重庆的两年,张教练比较郁闷——他不怕苦,但怕热、怕辣。汗流浃背的张俊生经常孤独地徘徊在嘉陵江边,不知道下一步的路怎么走。

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年的队友来访告诉他一个消息:江苏省镇江市体育局发布体育人才引进计划,其中包括柔道项目。

与广东、山东、辽宁一样,江苏向来是我国的体育大省。历届全运会,这几个省的运动员往往席卷半数以上金牌。江苏籍的奥运冠军体育迷们如数家珍:当年“扬眉剑出鞘”的击剑运动员栾菊杰、羽毛球金牌搭档顾俊、葛菲,乒乓球运动员李菊、陈玘,体操运动员黄旭,排球名将赵蕊蕊……都是土生土长的江苏人。江苏竞技体育如此发达,除了群众体育的基础雄厚、运动员人才梯队合理外,还经常性地瞄准本地薄弱项目引进外省体育人才。

镇江?这地方怎么样?队友说,比原平热,但比重庆凉快多了。更重要的是,到那地方不用天天吃大米,镇江“锅盖面”全国有名,还有“镇江香醋”……

投递简历、面试……经过一系列环节后,双方都很满意。1995年,28岁的张俊生从嘉陵江畔来到长江之滨,成为镇江市柔道队教练,日常工作除了训练就是打比赛。不久又在本地娶妻生子,过上了平平稳稳的生活。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