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27岁的芦芽山景区新“掌门”
2016年08月21日 10时31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常洪睿(左一)向游客作介绍

今年1月,芦芽山景区迎来“新当家少帅”常洪睿。这位年仅27岁的小伙,面对的是600人的团队,近10个亿的总资产,每年接近1个亿的调配资金。这个“毛头”小伙能否担当重任?景区的发展何去何从?景区干群、社会各界都捏着一把汗。然而短短半年,这位少帅带领团队在景区内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致力打造智慧化旅游景区;引入国际化营销手段,把景区宣传做到了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屏幕上;着手启动公司“上市”的相关工作,芦芽山景区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短短6个月时间,成为山西旅游业内一匹黑马,这一切不仅令世人瞩目,更令业内咋舌。

7月6日,笔者走访常洪睿,为大众解读这位少帅及其团队唱响的芦芽山景区“三步变奏曲”。

景区之变:

智慧化旅游景区建设使芦芽山景区生机勃勃

7月6日上午,初到芦芽山景区,第一感觉是“宛若入仙境,人在画中游”,天空湛蓝,白云朵朵,猛吸一口“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顿感神清气爽。

中午休息空档,笔者见到了常洪睿。这个“大男孩”身穿一件白色休闲长袖上衣,下着一件蓝色的牛仔裤,身材高挑,带一副黑边眼镜,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浓浓的书生味儿,但其说话干练,几句话下来,很快让人感到了他的阳光、果断、刚毅和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常洪睿介绍说,自己是今年1月份来到芦芽山的,他决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芦芽山景区真正打造成中国北方的“香格里拉”。

常洪睿1989年出生于山西大同,有着海归的背景,2007年曾留学德国,这一段经历让他习得独立之道和感恩。大学攻读金融专业,大二期间在北京注册了一家投资公司,涉及生物医药、传统制造、文化传媒等数个领域。其中投资的一个生物医药项目,预估值净赚1000万。此外还在威海投资“山花”地毯项目,2014年在大同成立了“几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2014年大学毕业,他只身背起行囊从成都到拉萨徒步60天历练自己。2014年9月,他在香港浸会大学读研,攻读了“公司管治”专业,毕业后在香港一家公司做投资业务,后来历经种种,结缘芦芽山。

常洪睿有着优越的家庭背景,完全可以过无忧无虑的“富二代”生活,在被问及为什么放弃安逸而追求打拼的生活时,他表示,自己非常不想过别人认为应该过的生活,年轻意味着无限的热情和可能性,他希望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多年后依然能感动自己。

从校园走向社会,一下子接手600名员工团队和近亿的资金,一副重担挑在了肩上,面对质疑和重担,常洪睿先从内部进行整改。他说:“一个公司要想取得进步和长足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做支撑,而我要做的就是先让员工在公司有归属感,并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他给员工增设了“心灵驿站”(电影院)、“加油站”(健身房)、“速度与激情”(台球厅)等,为大家工作之余提供了优质的休闲娱乐环境,此外还配备了先进的办公设施等。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常洪睿在管理方式上也展开了“霹雳行动”。首先是利用15天的时间实现了有纸化办公到无纸化办公;利用20天的时间让公司下设的酒店对接了国内最先进的酒店管理系统;用一个月的时间给整个景区上了智能管理系统。

常洪睿说:“现在我们景区二维码扫描入园、身份证入园等都可达到,我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每天的客流量、在园游客人数、游客年龄等相关数据,针对这些可以做具体分析,为我们的营销部门提供精细的研判和策略支撑,未来这些数据都会成为景区最有价值的数据,为打造智慧化旅游景区服务。”

今年3月,常洪睿启用了芦芽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将原来所有景点的售票功能统一集中在游客服务中心,使用了全国最先进的售票检票系统,节省了人力物力,给游客提供了便捷。

在工程建设上,景区在游客中心开工建设了可容纳1万辆车的生态停车场;设立汽车中转站;景区内所有标牌标识全部更新;近期景区还将购置40辆左右的观光巴士,拉动当地农民增收。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芦芽山景区生机勃勃,截至目前年业绩平均增长率已是去年的1倍。

 下一页 [1 2]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