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频道>>健康>>正文
这些身体不适切莫掉以轻心
2016年11月08日 17时59分   人民网

注意心血管疾病“魔鬼时间”

在多年诊疗过程中,叶自力面对过多起出现猝死症候的患者。

2015年5月,惠州某中学一名17岁学生在参加800米跑步考核时,在距终点还有300米时突然倒地猝死,现场校医及负责保健的惠州市惠康医院医护人员立即上前进行心肺复苏术,并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抢救,最终抢救成功。

然而,并非每一位患者都能这么幸运。

2015年某天下午,惠州某中学生放学后在校园内打篮球时突发心跳呼吸停止,现场无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呼叫120送到距学校最近医院进行救治,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8月某天下午,一位市民出现胸闷不适,服药后有所缓解,未引起足够重视。晚上6时多出现症状加重,呼叫120接回医院不到5分钟即出现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近10年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

总结这些病例的发生和抢救情况,叶自力总结说,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魔鬼时间”——从凌晨到上午10时这一段时间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间”。“因为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较慢、血压较低,而在醒来时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而且体内水分流失了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叶自力建议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常熬夜,而老年人则要学会“赖床”,醒后尽量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

除了这个“魔鬼时间”之外,突然降温的秋冬季节,也往往是心脑血管患者发病高峰。王丽向记者透露,正常天气下,市急救中心处理的病例大概为每天70个左右,根据往年经验,随着天气转凉,这一数字会逐步上升到每天110个,其中心脑血管占了三成左右。

猝死是在内外因的交互作用下发生的,叶自力表示,猝死的内因主要是指死者生前体内的潜在性疾病或病变,其中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最为多见。猝死的外因是指诱发或促使机体内潜在性疾病突然向恶性转化,是导致猝死发生的外在因素,常见因素有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的精神变化,剧烈运动或者疲劳过度。

在预防猝死方面,肖纯则更关注健康理念的推广。“大吃大喝,缺乏运动,激烈竞争导致焦虑紧张,都会导致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增多,要改变这种局面,最重要的就是从生活方式改变,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肖纯表示,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引起血压升高,形成糖尿病,高脂血症,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重要因素,西方从国家层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已有二三十年,也是十多年前开始出现患病比率由增转减的拐点,国内距离这个拐点还有相当距离。

■知多D

猝死前有这些危险信号

胸闷、腹胀:胸部憋闷,腹胀恶心。胃部症状与一般胃病不同的是,此种胃部不适是一种憋闷、胀满感觉,有明显诱发原因,持续时间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伴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感。

疲劳感,多表现为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

过度出汗,当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进行运动却突然出汗。

胸痛,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表现是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是最易发生猝死的一种疾病。

疼痛,非心前区的疼痛(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脏外表现):疼痛可出现在腹背部、颈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

此外,重度的血压升高和憋气、口唇发紫,也都是可能发生猝死的重要信号。(记者 王彪)

(责任编辑:武丹)

上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