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切实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之年,也是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工作部署和市委“1661”发展战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政治基石,也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和灵魂。2018年,忻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政治责任,自觉向核心看齐、自觉维护核心,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专项巡察,对全市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进行专项巡察,责令1个党组织重开民主生活会、15名领导干部重写发言提纲,并对5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奠定了基础。加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年共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16件,处分16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员干部“廉洁活页册”,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市的政治生态“大数据库”,为全面履行“护林员”职责、精准把握政治生态奠定了基础。
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全过程领导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实施意见(试行)》,结合实际出台了指导全市的“三化”实施办法。及时成立市、县两级反腐败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推动建立市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不定期听取研究反腐败工作制度,市委常委会和书记专题会先后34次听取反腐败工作汇报,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派驻机构监察职能,完成了市县两级派驻机构更名重组,实现了监督监察全覆盖。切实推进监察职能向乡镇村居延伸拓展,在乡镇设置监察员并探索实行了片区监察制度,尝试建立村级监察联络员制度,打通了村级监察“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进一步完善了五类“模拟案卷”,编制了《监委管辖案件“一本通”》,健全了监委与执法司法机关衔接配合机制。不断规范履职行为,制定了《日常监督工作办法》《派驻机构执纪监督监察工作程序》《监督检查工作手册》《审査调查工作手册》《谈话函询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强化法治思维,对标刑事审判,着力提升反腐败斗争法治化水平,探索开展了“提级把关”“模拟庭审”“模拟辩护”,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市所有移送司法案件实现“零退回”。
坚决遏制“四风”蔓延反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不断巩固拓展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紧盯“四风”新动向和新表现,综合运用常规检查、节点检查、交叉互查、机动巡察等方式,查纠并举,持之以恒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2018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08件,处分278人,组织处理92人,通报曝光28批次124人次,当年违纪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部署要求,结合推进市委“1661”发展战略和脱贫攻坚、转型升级部署,出台整治工作方案,明确“6大类28项”整治重点,对相关问题线索单独建账,优先处置,从严查处。全年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26件,处分395人,组织处理51人,通报曝光3批次13人次。通过持续正风肃纪,广大党员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全市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坚决摒弃差不多、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聚拢工作合力,紧盯重点领域,重拳加以惩治,审查调查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2018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腐败问题2940件,处分2826人,其中,县处级60人,留置39人,移送司法84人。特别是严肃查处了市交通运输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贵明、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原局长祁耀明、市政府办公厅原党组成员采购中心主任李效林、市政府驻京联络处原主任荣建平、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原处长资助办主任杨万恒、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原站长樊志斌、五寨县扶贫开发中心原主任陈振隆等一批典型案件,在全市形成了强大震慑。
不断健全权力监督全覆盖格局,“不敢腐”的制度篱笆进一步扎紧扎牢
准确把握从严执纪执法与运用“四种形态”的关系,既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又有效运用“四种形态”,让纪法刚性与“四种形态”柔性有机结合,刚柔并济、宽严相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一年来,全市共受理信访举报7206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1126件,谈话函询6004件,初步核实4970件,运用“四种形态”处理9528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占比69.9%、26.1%、2.4%、1.6%,“咬耳扯袖”渐成常态,挺纪在前有效落实。切实履行监督第一职责,积极构建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全覆盖”权力监督格局,着力增强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能力。2018年,全市各级纪委党纪处分2536人,各级监委政务处分333人,市县两级派驻机构受理信访举报177件,处置问题线索1311件,立案257件,处分250人,“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逐步发挥;市委2轮常规巡察共覆盖31个党组织,县级2轮统筹巡察共覆盖272个党组织,“利剑”作用不断彰显。狠抓廉洁教育,打造了监察法释义普法音频、听音频学条例、廉政之窗等系列栏目。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王明光、贾高亮案例为素材制作警示教育片《锈蚀之痛》,在全市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以祁耀明、李效林、杨万恒等案件的开庭审判为契机,组织案发单位人员旁听庭审,接受现场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策划编排“以正义的名义”《宪法》《监察法》普法文艺晚会,结合图版宣传和现场宣讲,开展巡回演出宣传50场,累计3万余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接受教育,社会反响热烈,收到了良好警示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