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少年“低头族”应防范癫痫
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刷微信、打麻将……这些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方式,却会引发一些人出现四肢抽搐样症状,这与部分体质产生的特殊“过敏反应”有关,医学上将这类抽搐称为“反射性癫痫”。
少年迷恋网游被告知对“游戏”过敏
6月10日,一对中年夫妇带着“还没睡醒”的儿子小段(化名)出现在太原癫痫病医院王文生院长的诊室。不一会儿,小段睁开朦胧的双眼,不住地打量着眼前的新环境。夫妇俩见孩子醒了过来,一半欣喜一半愁,小段妈妈焦急地告诉王院长:“这孩子最近很怪异,连续几天突然出现肢体抽动,每次时间不长,把全家人吓得够呛,是不是患上什么怪病了?”
据小段妈妈描述,小段今年14岁了,最近一年迷上了电子游戏,一有时间便趴在电脑上,是名副其实的“网虫”。高考期间,放假在家的小段连续三天通宵打游戏。6月9日凌晨,正兴奋地盯着电脑屏“激战”的小段突然两眼瞪直,手脚不由自主地抽搐,但几分钟后清醒过来的小段对刚刚发生的一切毫无印象。经详细检查,小段被太原癫痫病医院诊断为“反射性癫痫病”,而引起癫痫发作的诱因正是他酷爱的电子游戏。
花样少女追剧上瘾引来反射性癫痫
12岁的晓彤是家中的独生女,春节期间,因父母忙于加班,无暇照看她,将晓彤一人留在家中,久而久之晓彤养成了看电视消磨时光的习惯。“春节期间,各大卫视都出了新剧,看都看不过来,越看越上瘾。”晓彤在太原癫痫病医院就诊时回忆说,“等我感觉眼睛疲劳的时候,已经持续看电视长达20个小时,只觉身体一歪,摔倒在地上,后来发生什么就记不得了。”
晓彤经过系统的治疗,目前的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不过,小段的治疗才刚刚开始。令家长们困惑的是,自己的家族中并无类似抽搐史,且孩子在年幼时也无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青少年为何会出现癫痫?而且总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作呢?
玩游戏看电视为何会引发癫痫
小段和晓彤所患癫痫病均属于反射性癫痫,王文生院长解释说,反射性癫痫的发作均有特殊的触发因素,具有癫痫发作易感性的患儿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躯体感觉、内脏感觉及精神反射性等因素的刺激下,出现肢体抽搐、双眼上翻、神志不清等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会有胃部不适、幻听、眩晕、恶心、恐惧等先兆。青春期是该病的发病高峰,其发病率占癫痫的1%左右。两名患者所患癫痫类型属于与视觉刺激有关的视觉性癫痫。
人的视觉活动是由眼球、视神经和视中枢的共同协调配合完成的。青少年期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强烈的声光刺激、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等,均可引起大脑中枢神经的异常兴奋,这正是青少年期为反射性癫痫发病高峰的原因。目前,反射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临床预后良好。
暑期即将来临,建议广大家长朋友提醒孩子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尽量不要熬夜。
第二,避免去 KTV、 酒吧等声光刺激强烈的场所。
第三,保持情绪乐观,避免精神紧张、悲观、失望等较强烈的情绪波动。家长应及时给予孩子心理安慰或疏导。
第四,当发现孩子有异常的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脑电图、核磁等相关检查。当确诊为癫痫病时,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癫痫发作给孩子造成的身心损伤。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