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都会成为夏日里最热的话题:对于莘莘学子来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对于形形色色的中学来说,高考是一次教学成败的检验;对于媒体来说,高考是一个有内容可以挖掘的热门线索。高考这座独木桥,人人想过,但不是人人都能过;大学这座象牙塔,人人想进,但不是人人都能进。高考结束后就迎来了后高考时期,同样需要有平常心,理智看待,正确对待。在这个将近3个月的时段里,不仅需要休养生息,放松心情,更需要积极“充电”忙里偷闲补上一些课程,便于裨益今后学业和开拓事业。
公益活动彰显正能量。这几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推动下,参与公益活动逐渐成为生活常态。后高考时期,作为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莘莘学子亦应培养自身的公益性格。我们为他人和社会无私奉献,哪怕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乐于助人,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积累快乐,增添幸福资本,提升人生竞争力。比如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给家庭困难的小孩子补补课。还可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奉献,给他人送去帮助和情感安慰,让自己获得快乐健康,为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心理培训提升自控力。实践证明,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想获得成功,所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能。况且高考生下半年多会走进高校,步入自己魂牵梦萦的象牙塔,开始真正的独立生活。通过积极参加心理培训,不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要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学会统筹谋划,而不能陷入智商有余、情商不足,否则容易造成格局太小,过于短视,仅仅满足自我需要,这样的人生多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外,还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对方的视角来考虑,切实增强情绪控制力,维系融洽人际关系。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