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频道>>教育>>正文
坚决打赢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
2017年06月19日 18时07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明确任务 突出精准

忻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曹晋荣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是要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深入推进我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一、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2015年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在扶贫攻坚中具有重要意义,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不单单是一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不单单是达到现行标准的3028元,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做“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要有保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农村的义务教育,既是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也是脱贫攻坚的重大措施。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全面脱贫的重要保障,又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最近,市政府印发了《忻州市2017年教育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市教育局承担专项脱贫、联动脱贫、部门统揽脱贫以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将教育扶贫放到了目标的地位和重大举措的地位,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本质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到“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二、教育扶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我市是全国全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市区。全市11个贫困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388所,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53.22%。全市贫困县共有农村教学点659个,占全市农村教学点数的68.22%。全市共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0736人,其中幼儿4343人,小学16647人,初中8949人,高中8760人,高等职业学校2037人。教育的城乡差距在一些贫困地区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高;少数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条件不达标,特别是学校食堂、宿舍、厕所、饮水、洗浴等师生生活方面的设施设备较为短缺。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学校不断萎缩,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多于学生,一些学校和教学点有教师但没有学生,形成“空壳”学校,导致办学资源浪费。另外,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上还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足。“十三五”脱贫攻坚我们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这些贫困人口中,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缺劳动力致贫、有的因缺资金致贫。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综合的客观因素和自身的主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当前脱贫攻坚最复杂的因素,成为了我们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教育精准扶贫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确管理,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所有适龄人口中没有因贫失学辍学,没有因学致贫,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粗放式的扶贫、帮困、助学,这项工作任务艰巨、形势严峻、责任重大,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攻坚战、精确战。

三、教育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始终把贫困地区教育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努力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较好地保障了贫困地区学龄人口接受教育。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扶贫与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发展不够平衡,是我们工作的短板。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按照抓好“六个精准”,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的总体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把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学致贫”、“因贫失学”作为核心任务,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的精准扶贫举措,针对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因人施策,一人一案,帮助他们实现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乃至技能培训就业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教育需求,为贫困家庭“拔穷根”,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确保到2020年,贫困县(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适龄人口的教育全覆盖,适龄人口基本普及15年教育,积极创造条件给每个人提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机会。要建立精准帮扶的政策扶持体系。比如说我们教育系统有针对性的免学费、营养餐,针对贫困家庭的政策。我们要把教育扶贫的各类政策集成起来,精准到县、到村、到户、到人,帮扶措施都需要到卡直接对人。要充分发挥我们教育系统人才荟萃,资源密集、智力高强的优势,不仅在教育扶贫,而且在人才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