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频道>>教育>>正文
远离不合群,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2017年05月09日 09时38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我从事幼教工作的这几年里,班里都会有几名“不合群”的幼儿,他们害羞、胆怯、孤僻、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独立玩耍,不愿多与人讲话交流,也不愿意参与集体游戏,如果硬逼着他与人交往,则会表现出惶恐不安的样子。

仔细分析幼儿不合群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两种情况。

环境单一。幼儿入园前接触的同龄幼儿较少,入园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众多小朋友,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幼儿在家被娇宠惯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以“我”为中心,来到幼儿园后,觉得没有家里自由,对于集体活动毫无兴趣。幼儿从小被家中人一手带大,与同龄幼儿交流少,不愿意离开父母,在老师的身边,感到自己孤独、紧张,感到没有安全感。

体弱。一些幼儿体质不好,因为体弱,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总是弱者,受到小朋友们的歧视。遇到几次这样的情况以后,这样的孩子不再敢与小朋友做游戏了。

幼儿不合群的现象是一种消极的社会适应性表现,但并不可怕。老师和家长应抓住这个个性萌芽和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不合群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与人交往的性格雏形,促进幼儿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儿不懂如何与他人交往,这时候需要我们去教育、引导。首先丰富游戏内容,使幼儿乐于接受,如:多观看影片、CD,从而进行对幼儿的教育,改善幼儿自身的行为。为孩子创造更多条件,要尽量多安排一些互动游戏,动静结合,让活泼的幼儿带动、促进不合群幼儿的转化。老师多一些表扬、鼓励、物品的奖励,让幼儿感到有成就感,就会越来越有自信心。

在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要注意教会他出错后要道歉,不欺负他人,宽容别人的错误等与人交往的必要的文明礼貌道理,这样幼儿慢慢将会变成受小朋友欢迎的可爱孩子。因为孩子孤独是环境造成的,所以还是要用环境去改变幼儿。提醒家长鼓励幼儿多与同龄或成人交往,请家庭附近的大一点的小朋友到家里玩,请他们带上玩具和孩子一起玩,许多孩子喜欢与比自己大的幼儿玩耍,孩子从小与大孩子交往对他们的自信心、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有益处。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孤僻的孩子一定会融入到一群小朋友中去的,长此以往,孩子逐渐会成为一个“合群”的、乐于交往的、活泼开朗的快乐的人。(张佳)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