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脂课对学生更具‘性价比’”
新京报:有没有人质疑过你开课的动机?
周全富:网上有一些。对我来说,只要学生养成了运动习惯,我的目标就完成了。健身是一件长久的事,课堂只是一部分。
新京报:针对肥胖的学生单独开课,会不会是一种歧视?
周全富:在我看来,减肥不是一个人的事。把超重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让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怎么会是歧视呢?不少学生也说,班里的氛围能够帮助自己坚持下去。
新京报:有人拿你跟市场上的“减肥班”比,人家一对一教学,方案量身打造。
周全富:我们的课堂提供了一种团队氛围,能够拉动你一直坚持下去。按照学校的收费标准,“减脂课”一共一个学分,收费80元。与市面上的“减肥班”相比,“减脂课”虽然不见得是最有效的,但可能是最经济,也最适合普通学生的。
新京报:学生的反馈怎么样?
周全富:学生都很欢迎,不少第一期的学员体重已经达标了,第二期还来旁听。最让我高兴的是,很多学生从此养成了运动习惯。
■ 盘点
高校里的“奇葩”课程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类似“减脂课”这样的“奇葩”课程,在高校中并不鲜见。
厦门大学爬树课:2012年7月开始,厦门大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可以选修“爬树课”。针对舆论质疑,学校回应称,开设爬树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逃生,此外,爬树运动也是户外运动项目的一种。
天津大学恋爱课:天津大学于2016年春季学期推出《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授课教师称,这门课旨在帮助大学生“从容应对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曲折”。
广州大学生死课:广州大学有一门“生死课”,在这门课上,学生不仅能学到生死哲学,还能学会写遗书。该课教师胡宜安认为,“讲死是为了更好地讲生”。
中山大学《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是中山大学医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公选课,要求学生“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感兴趣”,被网友评为“神级选修课”,开课的老师自称是个“哈迷”。(新京报记者 王煜)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