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习俗不能丢
历史上端午节有很多别称,如端阳节、女娲节、重五节、解粽节、女儿节等,各地又有不尽相同的习俗。市民李大爷一直坚定着传统习俗不能丢的信念,他说:“我们老一辈过节日都要秉持前人留下来的传统,现在的年轻人好像不太关心这些了。就像端午节,要赶庙会、吃粽子、喝雄黄酒、门上挂艾草,还要给孩子们戴‘拴线’,这些习俗都是有讲究、有意义的。神池、岢岚两县以及五台松岩口村的五月五庙会现场,年年都是人山人海,大人带着孩子,儿女陪着父母,全家出动逛庙会、过端午。给孩子戴的‘拴线’其实是五彩丝线,寓意‘拴’住孩子,祈求他们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不少诗社团体也会就端午这一主题吟诗作对,我有一个朋友是遗山诗社的,听说他们诗社就计划了端午活动,这便是‘文化’过端午。”
从人们过端午节的具体情形看,外在形式有了变化,比如过去的包粽子变成现在的买粽子,但其内容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对吃粽子这种文化习俗的传承,甚至还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和移风易俗,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已被淘汰。但在尊重历史、缅怀屈原、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端午节依然是老百姓喜欢的传统节日。在6月9 日到6 月11 日我省将举办第八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第四届龙舟公开赛,像这样宣传、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将使端午节更有文化味儿。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