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
沈强再次离家出走后,没有再回六年级继续读书。父亲沈五告诉校长,孩子不想读书,就不让他去了
沈强的姐姐沈梅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因为上初中就要住校,沈五让其在家照顾沈强上学。因为平时照顾两姐弟的爷爷,也总是不在家。
在沈五的说服下,沈梅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
姐弟俩在乾厢小学读书时,黄子明是小学校长,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沈强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语文在三十到四十分之间,数学五十分左右,考得好时能上六十。”黄子明说,班上比沈强成绩更差的,是两个智力有障碍的孩子。
乾厢小学并不大,从沈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黄子明印象中的沈强瘦小寡言,不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多数时候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其他同学玩耍。放学回家时,沈强也会有意识的一个人先走或是后走。
“可能大家都知道他会小偷小摸,不愿和他接近。”黄子明说。
沈强也多次逃学,并在家长和学校间瞒骗。他没来上学时,黄子明打电话给沈五,沈五说奇怪,儿子明明一早去了学校。
黄子明对这个问题学生没有办法,他去家访,“只能和家长一起,进行批评教育”,但这样的方式收效甚微。
2014年4月,六年级的沈强又一次离家出走,一周后被找到,班主任覃能兴问他,这些天都去了哪里?沈强告诉他,自己去了30公里外的林场玩。
覃能兴教导沈强,无论如何要读完初中,不然就算去打工也没人会要。
“他的脑子很灵活,人很聪明,但就是没有用在正途上。”覃能兴说起沈强,言语间都是遗憾。
那次谈心之后,沈强似有悔改之意,连续一段时间都能按时上学。但好景不长,5月时沈强又一次消失。
这一次,沈强没有再回来,沈五告诉黄子明,孩子不想读书,自己随他想法,就不让他去了。
“因为他经常往外面跑,我宁愿他以后像我一样命苦,也不想他出事。”沈五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不理解孩子,对孩子经常离家出走没了办法,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让其辍学。
辍学后没几天,沈强被堂哥沈石(化名)带去了广东。
去广东
沈强也跟家里人表示,他随着堂哥一起去广东,不再离家出走,“我已经金盆洗手了”
诚谏镇多山少田,耕地面积不足全镇总面积15%。在石桥村,一些村民几十年前尚能分到半亩地,但现在人口增多,土地没变,一家十多口也不过一亩多地。
村主任黄恒贤介绍,由于山地众多,光照不够,不仅是耕地少,土地产量也少,水稻亩产700斤左右,“很多地都荒了,没人愿意种。”
务农无法作为石桥村村民生存的出路,地里的粮食勉强够吃,根本卖不了钱。打工是绝大多数村民们的选择。
广西靠近广东,语言也相近,是打工的首选地。
沈强的堂哥沈石在广东多年,他和同村的同龄人一样,打工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沈石1987年出生,20岁结婚,现有三个孩子。他皮肤黝黑,显得精壮。
沈石说,在工厂,早上七点半开始工作,一直干到夜里十一点,每月休息两天。每月能得到两三千元工资。
他的文化程度是小学三年级,仅限于会识字算数。直到他这一代,沈家多数人的文化程度还停留在小学。
曾经有一次,他去一家工厂招聘,有一项测试是让他写出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他不会,因此失去了工作,此后他明白自己只能留在小厂打工。当被问及是否会去富士康这样的工厂打工时,他像是听见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肯定进不去的。”
沈强辍学后,沈石带着他去了广东江门。当时家里想法很简单,沈强在家总是麻烦不断,索性让他远离山村,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广东繁华热闹,人口稠密,娱乐设施多。沈五看到了别人拍的视频,儿子和很多人一起,在歌厅喝酒唱歌,十分高兴的样子,这些都是他在家时不曾有过的。
过年回家,沈五感受到沈强的变化,他开朗了一点,会主动和人说话。沈强也跟家里人表示,他随着堂哥一起去打工,不再离家出走,“我已经金盆洗手了”。
但是今年5月,腻烦了小厂打工生活的沈石,决定回老家发展。
“通缉令”
沈强的寻人启事措辞严厉,更像一张通缉令,“如发现或提供线索找到该人给予人民币5000元奖励。”
回过头看沈强的承诺,他的“金盆洗手”仅限于在广东。回到家后,贫瘠的山村让他再一次回归了以往的生活。
7月9日是沈五的生日,沈强在这一天再次失踪。沈梅告诉父亲,沈强此前一天就在外面玩,这天也是出去玩,就再没有回来。
这次沈五一直没有找到沈强的踪迹。
9天后,村另一头的黄健家,三个孩子失踪了。
7月18日,黄健从地里干活回来,家里除了智障女人,4岁、8岁的两个女儿和7岁的儿子没了踪影。
黄健报警之后,警方调集警力进行搜寻,同时村里的黄姓村民也自发组织搜寻。
按照程序,警方向黄健询问,那天家里有没有陌生人过来?黄健没多想,肯定地回答,有。
黄健家偏僻,又只有自家独居,平时没有陌生人出现。但当天傍晚,一位瘦小的孩子曾来到门口,讨要食物。黄健带他去厨房喝粥,他胃口很大,一口气喝了七碗,喝光了锅里的粥。
警察继续走访,向周围村民了解情况。来到沈五家时,沈五听到对吃粥小孩的行为和体貌描述,觉得那就是自己的儿子。
7月20日下午,黄健的三个孩子被证实全部遇害。孩子遇难的地方就在离家几百米外,是一口荒废的井,常年淤泥堆积,已经和路面差不多高,三个孩子一个压一个,倒在淤泥里。
从诚谏镇开始,沈强的寻人启事以极高的覆盖率在各地出现。虽然是寻人启事,但是措辞严厉,更像一张通缉令,“希望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寻找,如发现或提供线索找到该人给予人民币5000元奖励。”联系人处留下了两位民警的电话。
警察开始频繁往来沈五家,沈五隐约觉得,儿子犯了大事,“但是我不相信,一定要他亲口告诉我。”
7月25日在广东云浮市,沈强找路边行人要十块钱吃饭时,路人因见过悬赏通知认出了他,向警方举报。
办案民警黎光告诉新京报记者,沈强见到警察时很平静,他没有反抗,就像每次离家出走后被家长带回一样,很顺从地坐上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