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种粮大户邢建强的诗和远方
2024年11月11日 10时32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记者 白雪萍

“玉米已收获完,谷子也已收获大半。看,那边山坡上的人正在掐谷。为了赶时间,午饭就在地里解决。”52岁的邢建强介绍着,黝黑的脸庞露出笑容。

邢建强是五台县东雷乡团城村的种粮大户,也是村党支部副书记。“老邢种粮可厉害了,品质产量双高。”山西交控驻团城村工作队员向记者介绍说,邢建强在当地颇有名气。

30岁那年,在外打工的邢建强返乡,开始忙活农事,这一忙活就是二十来年。“我就是个农民,种好粮挺有成就感的,而且种粮也比干其他风险小。”邢建强说自己挺享受在田里劳作的感觉,所以从没想过改行,“饭碗捧在自己手里,我才觉得特别踏实。”

2013年,邢建强成立福泽众农业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400多亩,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等,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作为一名农民,他并不墨守成规,喜欢尝试新品种、新方式、新技术。“虽然种粮是老天爷赏饭吃,但靠头脑、智慧和技术更有奔头。”会种田还不够,邢建强要做“慧”种田的“老农人”,走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新路子。

在买农机上,邢建强从不手软!播种机、收割机、深耕机、旋耕机、拖拉机……他一样一样买回来。

“除了掐谷时雇些人帮忙,平常这400来亩地就是我和妻子一起照料着。”合作社也会为本村和周边村村民提供耕、种、防、收全过程一体化服务。“今年我们合作社服务面积达1780多亩地,包括耕、种、打药等服务,每亩服务费150元,收益还可以。” 邢建强告诉记者。

作为种粮大户,邢建强不仅拥有先进的农机设备和技术,还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引进优良品种,精心呵护着每一寸土地。他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民种田的方法和思路也要跟着变,这也是他多年坚持学习的原因。“只要有学习培训机会,我就参加,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

在村里,邢建强是大家公认的种粮能手。他不仅通过种粮走上了致富路,还时常帮助其他村民解决种植难题,分享种植经验和技术。

“干农活不能偷懒,要不咋能种好粮?一年到头,我少有闲的时候。秋收结束后,马上开始深翻土地,为来年种好粮做准备。”邢建强的幸福感,源于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敬畏和热爱。

除了种好地,发展养殖业已列入邢建强的计划中。“散养猪、羊等,可就地消化玉米,使玉米实现增值,进一步提高种植收益。”“我是一名党员,只有自己发展好了,才能带动群众发展。”邢建强谋划着未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种粮的人越来越多,我心里就特别高兴,也特别踏实。”在团城村,邢建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他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乡亲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