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2024>>守护清朗·忻司说法>>正文
河曲法院:凝聚合力 守护“未”来
2025年09月08日 10时24分   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河曲法院始终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审判责任,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通过延伸审判职能、凝聚多元合力、创新教育形式,将司法裁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司法保护+社会协同+文化浸润”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长效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凝聚合力

构建“法院+”协同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全方位同向发力。河曲法院以“协同共治”为抓手,创新打造“法院+”多元保护模式,推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闭环。

“法院+妇联+家庭”,法治赋能家庭教育

针对部分家长法治观念薄弱、家庭教育缺位等问题,河曲法院联合县妇联建立“关爱儿童 赋能家长”常态化机制。8月19日,双方联合开展“2025暑期关爱主题活动”法治家长课堂,员额法官燕海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核心,结合校园欺凌识别干预、网络风险防范、毒品侵害预防等现实问题,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解读法律条文,为家长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依法带娃”的责任与方法。现场家长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不仅要关注孩子成绩,更要注重法治教育和人格培养。此次活动将司法专业性与妇联贴近家庭的优势相结合,推动家庭教育从“经验主导”向“法治引领”转变,为未成年人筑牢家庭保护第一道防线。

“法官+特邀调解员”,柔性化解家庭纠纷

在涉未成年人离婚、抚养费等家事案件中,河曲法院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创新“法官+特邀调解员”调解模式,既用司法刚性保障权益,又以柔性调解修复亲情。7月中旬,一起涉2周岁幼女抚养权的离婚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均为高学历人士,却因抚养权归属僵持不下。特邀调解员抓住“以孩子为中心”的情感共鸣点展开疏导,遇到法律适用瓶颈时,院党组及时指派员额法官介入指导,围绕法律条款厘清责任边界,最终,双方达成“抚养权归男方(孩子随祖辈生活环境不变)、女方一次性支付10万元抚养费”的调解协议,既维护了未成年人生活稳定性,又化解了父母冲突对孩子的情感伤害,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社会效果。

送法进校园,法院主导、学校协同、学生受益

8月28日,河曲法院联合县教育局,组织县内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及学校负责人,在法院四楼会议室召开“开学季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需求”专题座谈会,围绕新学期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与法治教育重点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梳理需求、精准定制课程,为新学期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按下“续航键”。

对于学校提出的具体需求,河曲法院针对“分龄分类”法治课程制作清单:为小学生设计动画短片、情景模拟等趣味课程;为初中生引入本地学生欺凌、网络诈骗等真实案例,并通过模拟法庭、法治辩论等形式增强参与感。

深耕审判

以司法温度守护“少年的你”

河曲法院始终将“保护”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注重情法理融合,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实地调查还原真相,精准守护权益

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法院坚持“不机械办案、不简单裁判”,通过实地走访、多方求证获取真实信息。在执行一起抚养费纠纷时,幼童因母亲欠付抚养费面临“奶粉钱断档”的困境,执行干警杜京伦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深入了解双方经济状况(均无固定收入),转而走访女方父母(当地农业致富带头人),通过释法说理、邻里走访,最终引导女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既解决了孩子的燃眉之急,也让当事人深刻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责任”。

修复亲情弥合裂痕,传递司法温情

对于因沟通不畅引发的婚姻家庭矛盾,法院优先推动“和好修复”。员额法官燕海婷曾调解一起“因缺乏陪伴闹离婚”的案件:夫妻因丈夫长期夜班、妻子独自照顾家庭产生隔阂,女儿正上小学,燕海婷上门走访时,从“孩子需要完整家庭”的情感切入,情理法交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夫妻重归于好。

文化浸润

用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法院干警和孩子们在国防教育基地参观)

河曲法院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精神融入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以文化滋养心灵,以信仰引领成长。

红色教育进家庭,厚植家国情怀

在调解成功的涉未成年人离婚案件中,法官持续关注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为涉案家庭的女儿送去红色刊物,通过“讲革命故事、读英雄事迹”,带孩子“穿越”革命岁月,感受先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崇高精神,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爱党爱国信念,也让家长意识到“家庭团结是最好的教育土壤”。

沉浸式实践教学,传承红色血脉

8月25日,河曲法院联合县妇联、团县委组织学生和家长走进唐家会李飞国防教育基地。通过观看国防历史图文、触摸革命文物,在讲解员生动的叙述中直观感受“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幸福生活”的厚重历史,“缅怀先烈 一心向党”的种子悄然播撒,大家纷纷表示,要像先辈一样勇敢坚强,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这场“行走的红色课堂”,让未成年人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未成年人保护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河曲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社会+文化”协同保护机制,以更专业的审判、更温暖的关怀、更丰富的教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向阳而生、绽放光彩!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