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2024>>守护清朗·忻司说法>>正文
走进一扇门 能解万家忧——静乐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鹅城样本”
2025年03月31日 09时47分   忻州政法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静乐县鹅城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为工作目标,以“强化网格化管理,打通矛盾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为工作抓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为群众解难”为工作宗旨,构建多措并举、多元合一、多方合力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谱写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崭新篇章。

突出“四个到位”,切实压紧压实责任

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聚焦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密切掌握辖区内社情民情,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学习贯彻到位。镇党委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作为全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召开数次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党委政府相关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提升党员干部底线思维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综合能力。

组织领导到位。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以点带面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分析研判到位。严格落实维稳形势分析研判制度和网格员排查分析研判机制,紧盯社会舆论、网络舆情动向,开展维稳分析研判,查找问题症结,研究制定解决办法,明确负责人和办理期限,将责任落到“最后一米”,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

做到“三个靠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领导指挥靠前。全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直面问题、直插基层,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稳控局面,领导班子常态化开展下访接访工作,实行信访信息零报告制度,每天研判汇报信访形势及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推动信访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事态在第一环节控制。

干部工作靠前。镇党委政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责任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强信息报送和通报工作,做到防范在前,处理及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宣传教育靠前。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坚持依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采取发放宣传单、法治宣传讲座、走村入户上门宣传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推送普法信息,引导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正确行使自身权利,通过法律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

狠抓“三个前移”,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精力前移。全镇领导干部始终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上,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力争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全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力量前移。在原有村两委干部和“法律明白人”的基础上,组建网格员、村里大学生等年轻力量,严格落实对接调解衔接机制,形成了“有人管纠纷,有人抓调解”的良好局面。同时鹅城镇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素分解至各网格,全面实行网格服务精确定位、精确定人、精确定责,实现服务全覆盖、工作零距离。

措施前移。进一步完善了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三级调解信息网络,调整充实村级调解组织。建立村级矛盾调解中心,发挥党员、乡贤、平安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依托村民理事会、妇女议事会等平台撬动村民自治力量,发挥多元联动,着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进一步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走深走实。(常晓蓉)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