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左右,一位佝偻着身体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来到法院的执行局,眼里闪烁着泪光,用颤抖的声音向执行干警表达了感激之情。
这位老人是案子的申请执行人刘某,与被执行人王某和任某的合同纠纷一案,于2018年3月在河曲县人民法院做出判决:由王某和任某共同返还刘某的剩余股金款23万元。因王某和任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同年5月,刘某向河曲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于没有财产线索,多年未执结。2021年开始,执行干警陆续得到王某和任某的财产线索,经多次沟通,最终完成执结。
案情回顾
这是一次“情”与“法”交融的执行攻坚,让我们一起回顾案情。
王某有慢性病,常年吃药,基本无挣钱能力,好在家中有贤惠的妻子、懂事的孩子和古稀之年的老父亲,生活全依靠家人照顾,但是王某的家人仍承诺,一定会竭力为王某偿还欠款,因此王某的执行款短时间内无法执行。
任某无固定职业,四处谋生,且疾病缠身,经常失联,名下仅有一辆轿车已被执行干警查封,其他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
刘某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无固定职业,急需收回欠款,缓解生活压力,可两位被执行人的情况,让刘某无奈地低下了头......
暖心执行
心“执”信念,方可行走山海,河曲法院以守护百姓幸福生活为己任,注重在“源头”上下功夫,分管副院长李渊多次带队走访王某和任某居住地的社区或村委会,与其形成合力,共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孩子成绩还理想吧?”
“你和你父亲的身体还好吧?”
“嫂子参加县里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班后,社区帮忙介绍的工作还满意吧?”
到王某家中走访的执行干警和社区负责人向王某问道。
“家里多一份收入,日子就能过的舒服点,也能尽早还上拖欠的款项,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爱和温暖!”王某连连点头回应。
2023年的一个星期天,当执行干警再次到王某家中走访时,他们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接待着,孩子们也正在家中做作业,王某的父亲缓缓从卧室走出来,双手托着“沉甸甸”的16万元现金,放到执行干警面前,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今天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正好孩子们今天都在,也给晚辈们做个榜样。党和政府这么扶持我们老百姓,我们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传承老祖宗留下的美德......”
执行干警对王某一家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表示感谢,并为家中有这么一位顾大局的长者感到欣慰,嘱咐王某以后有需要还可以找社区或法院。
王某的案款执行完以后,执行干警继续寻找任某的相关线索,正在这时,任某主动给法院执行局打来了电话,他告诉执行干警,先履行2万元欠款,虽然年纪未过5旬,但身体每况愈下,隔三差五就要去医院复查身体,希望法院理解他的难处,接下来会慢慢归还5万元欠款,接电话的执行干警并没有继续追问其他情况,只是说了句保重身体,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们,就默默挂了电话。
2024年的一天,任某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突然通知法院,任某因病去世,并询问法院有无需要村委会配合处理的相关手续。根据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死亡后,且没有遗产可供执行的,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当日,执行干警就将此情况通知了刘某,刘某表示同意本案终结执行程序,自此,一起历经数年的合同纠纷案完成执结。
此案执结完很长一段时间,执行干警心情仍然五味杂陈,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早已将诚信刻入每个国人的骨子里,以至于许多被执行人即使没有执行能力,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完成执行案款,直至生命的尽头。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河曲法院持续在司法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守护群众幸福生活方面发力,不断发展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结合审执工作实际,多维度寻求法院融入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创新司法服务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审执工作高质量发展,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