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煜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与《忻州日报》结缘,始起阅览,为一忠实读者;再于投稿,为一热忱作者;现忠职责,为一奋斗行者。细数流年,感慨万千,难言尽表。读报和写作其实就是接受教育、领悟思想、积累知识、升华境界的过程,而陪伴我一路成长进步的就有《忻州日报》这位启蒙导师。她是我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为我指点迷津,让我豁然开朗,促我激情澎湃。
一段情缘,如赴一场花事,馨香盈面。40年春华秋实,40载薪火相传。从小报到大报、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纸媒到如今的融媒体,一张张报纸串联起许多难忘而动人的故事,见证时代风云,反映社会变迁。喜欢她,因为她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可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还因为她是家乡的报纸,充满了快乐温馨的气息;更因为她是成长的乐园,是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晨曦微露,当第一缕曙光尚未出现,第一声鸟鸣还未唱响,第一朵花蕾尚待绽放时……我已洗漱完毕,开始饶有兴味地打开手机,阅览品读《忻州日报》,这成了我的生活常态。在牵肠挂肚的日子里,自然有我撰写稿件,会不会被报纸选用刊载的原因在里面,自己想充分享受稿件见报时那种彩票中奖般的喜悦。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这份报纸是离我最近、我所在的城市的党报,其权威性解读、丰富内容,让我心悦诚服。另有一个原因,是她充满烟火气息,其浓厚的人文情怀、带有温度的讲述故事,都让人钦佩。
相逢是首歌,相聚是份缘。过去资讯并不特别丰富的时候,一个地区的权威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时事、丰富阅历、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作为一名老通讯员,我执着地写,不停地投稿。2005年夏末一个傍晚,时任市领导冒雨到民政小区解决备受市民关注的“断头路”难题。我有感而发连夜奋笔疾书撰写了题为《市长冒雨解难题》的新闻特写,次日在《忻州日报》显著位置刊发,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无形中增强了自己干好宣传工作的信心,激发了我再接再厉写出高质量稿件的干劲。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创作的艰辛、收获与文学爱好交织在一起,生命里便多了几分幸运和浪漫、感悟和思考。如果有一份报纸能够代表忻州人的文化品位与精神追求,那一定是《忻州日报》。她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反映基层民众呼声,有效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让我至今难忘的是,2004年8月,我随市双拥办相关人员到驻忻某部慰问时,发现一位浙江籍战士为了救助失学儿童,折旧处理了自己的新手机,激动之余我写了一篇题为《爱,在这里延伸……》的小通讯,并第一时间投递给《忻州日报》。第二天下午,我接到了一位素昧平生的编辑老师打来的电话,她对这篇稿件相关情况进行问询,之后又鼓励我多写稿、写好稿,继续给报社投稿,诚惶诚恐中我特别感激,后来打交道多了,才结识了这位充满才情的刘捷老师。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纸短情长,难诉衷肠。在《忻州日报》这个平台,我的创作灵感如泉涌,写作功力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我撰写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喜圆困难群众的幸福梦》《军民同谱连心曲》《特殊的爱献给特别的你》等通讯稿件接连在《忻州日报》《山西日报》《中国社会报》头版刊发,让我欣喜万分、信心倍增。20多年来,我一鼓作气,先后在《忻州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稿6000余篇,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2016年,我凭借优异的创作业绩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
闲暇时,翻开散发着墨香的《忻州日报》,总是激情澎湃,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这份报纸也是我周围很多朋友的“老师”,小切口大格局,报纸里有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身边发生的有趣故事,令人产生共鸣、让人凝聚共识。2020年10月,我的散文《每逢中秋忆母情》在《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发表后,好几年没见面的一位老领导专门打来电话与我交流,让我有了自信的感觉。有很多次,我的同事、朋友看到我发表的稿件,还主动拍下照片微信发给我,其情其意,经年不忘。
以笔为犁千秋业,只在承前启后中。辛苦伴着快乐,责任随着使命,如今《忻州日报》依然和我的生活紧密相连。她是良师亦是益友,是我成长的阶梯,更是我前行的向导。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用文字浅吟低唱,在《忻州日报》的真情陪伴下踔厉奋发,让爱的力量历久而弥新,绵延不绝……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