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白炜明在新闻培训班上讲课。
1992年1月,《忻州报》改版为《忻州日报》。1998年,《忻州日报》由四开小报扩为对开大版,并陆续增刊《晚报版》《社会大观》《文化广场》,《忻州日报》基本适应了忻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我们将“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三位一体工作思路一以贯之,编委会带领全社同仁为办好一张“领导满意,读者满意,自己满意”的具有权威性、可信性、可读性的报纸尽心尽责、默默奉献。在纪念《忻州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从“找准着力点,全面创精品”这个角度谈点自己的感受,与今天报社的同志们共勉。
(一)
一、发挥党报优势,在服务大局上出精品。
这是我们紧紧抓住不放的主题,瞄准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不仅推动了工程进展,更重要的是激励全市人民从重点工程建设中汲取精神力量。
上世纪90年代末,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忻州地委行署抓住发展机遇,以项目引进突破忻州经济发展的瓶颈,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在忻州落地,包括偏关万家寨引黄工程、原平鲁能铝业基地、河曲电厂、西龙池电站、滹沱河综合开发治理工程等。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编委会对每一项工程进行全方位策划,多体裁、多层次的报道全面展开,报社记者分赴各个项目工地一线采访。比如,1998年9月,投资1.2亿元的滹沱河综合开发治理工程开工,报社立即举办了“情洒滹沱”大型采访启动仪式,派出14名记者,由社长高信生带领深入现场采访。报纸开辟了决策篇、人物篇、质量篇、奉献篇、效益篇等专题版面,将这一工程的宏伟场面和细节亮点全部予以展现。记者杨社生主动请缨徒步走河,用25天时间沿滹沱河进行了全方位采访,行程千里,写出高质量的25篇纪实文章约15万余字。部分记者的稿件被评为山西省新闻一等奖,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除本报采用外,《山西日报》还编发了一个整版。
二、加大言论力度,让导向更鲜明。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而言论又是地市级报纸的短板。加大言论力度,让导向更鲜明,成为编委会的共识。
1998年初,山西省委部署反官僚主义作风行动。忻州日报社围绕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反对官僚主义这一主题,在4月22、23、24、28日一版连续发表了题为《抓大事、办实事、攻难事》《讲真话、顾大局、做表率》《多谋事、少谋人、讲奉献》《解放思想、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四篇评论文章。4月28日,地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这四篇评论发表得好,及时准确地体现了地委行署近期工作意图,有观点,有力度,有声势。要求全区各级干部结合实际认真学,大张旗鼓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同时,我们又举办了“实事实做”新闻大赛,推出12位“实事实做”新闻人物,年底在忻州饭店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大会,并给予高度评价。
仅1998年扩版后的两年时间,《忻州日报》编发言论600余篇,培训了一批言论作者和通讯员。报社组织撰写的系列评论,多次受到地委领导与读者的称赞。各版根据各自实际开辟的言论特色专栏“你说我说”“农家话题”“经济论坛”“星期话题”等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的读者还将《忻州日报》发表的评论收集、剪贴成册。
三、贴近实际,在做群众知音上求突破。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百姓发声,是基层党报的责任和担当。1993年6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忻州采风,为《忻州日报》题写了“报纸应该成为群众的知音”。我为此撰写了评论文章《心想读者千百万,走入寻常百姓家》。 “三农问题”“致富信息”“忻州人”“忻州事”“黄河黄土地”“土窑洞里的故事”“百姓心声”等专栏,每天活跃在报纸版面上。编委会每月聚焦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策划,安排优秀记者重点采写替百姓发声。总编辑亲自审稿,发现基层来稿中的“闪光点”亲自修改,给版面突出处理。一年刊发通讯员来稿1000多件。优稿优酬调动了基层通讯员的写稿积极性,也使报纸的新闻舆论更接地气。
四、图文并重,两翼齐飞。
文字与图片两翼齐飞,在《忻州日报》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扩版以后,巨照、组照、系列照片、专题照片激活了报纸版面。仅1998年就刊发照片1200幅(组),其中压题照片60幅,头条照片18幅,报眼25幅,组照88组,画刊18个。不仅增强了报纸的视觉冲击力,而且照片以独立的新闻形式出现,照片魅力日益显现。在“回首改革路”系列评述中采用不同时期的老照片,起到了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的画刊很受读者欢迎。有读者认为,《忻州日报》之所以重视新闻照片,是因为总编辑就是个拿相机的。我倒感觉大家说得很对——我对摄影情有独钟,也更能认识到新闻照片的价值所在。
(二)
为了在编辑记者中树牢精品意识,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每周一的评报例会成为常态化,聘请新闻业务专家审读报纸,将每天审读的报纸展贴在办公楼大厅的阅报栏里,主动揭短亮“丑”。每年都要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召开座谈会面对面挑刺。1998年6月,我们请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马明,省记协副主席祝福训,以及《山西日报》多名资深记者对1998上半年的《忻州日报》进行了“会诊”。评审会上专家们提出,《忻州日报》紧跟党委抓大事,贴近群众抓小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希望今后文章短些再短些,多面向“三农”为民发声、多聚焦难点热点。这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都体现在了报纸上。
健全全面创精品的好机制,倡导人人想精品、议精品、写精品的氛围。精心策划、勇于突破,深入采访、精益求精,成为编辑记者的自觉行动。为创精品,我们开辟了“文明的呼吁”“下岗了,敢问路在何方”等针对性很强的专栏。特别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在头版倒头条开辟了“共和国50年新闻照片汇集”专栏,将忻州地区50年发展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当年5月在忻州召开的全国地市报总编辑研讨会上,与会老总们对此给予高度评价。2000年,报社编辑出版了《春秋碎影》老照片集,留住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1998年,报社举办了“五龙腾飞跃忻州”“呼唤文明新风”和“三打三禁”几项新闻大赛。10月1日举行了颁奖仪式,通过大赛既出了新闻精品又锻炼了新闻队伍。
2000年,根据中央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关精神,我们又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100例”专栏。学有典型、赶有榜样,群众喜闻乐见。2000年8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作为典型范例进行了报道。
《忻州日报》全面创精品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反响。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梁肇唐说:“最近我翻阅忻州地委机关报——《忻州日报》,发现在近两年多时间里,这张报纸面貌大变,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为此他专访了总编辑,将访问稿《找准着力点,报纸“活”起来》刊登在1999年12月10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上。
(三)
全面提高素质,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编辑记者队伍。报社编委会具体推出了培养实战型高质量人才的规划和措施,从思想作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多途径培养新闻业务人才。
多途径培养高质量新闻人才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报社上下营造求实创新的良好氛围。我和编采人员共同策划选题,让全社编采人员自领题目,你有多大才能发挥多大本事。对于好作品不惜版面及时推出,并及时请省内审读员点评并公布,鼓励更多编采人员专心致志投入到党的新闻事业中去,使编采人员在专业上得到全面实践锻炼。
时代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业务素质要求。记者不仅要精于某类文体的写作,对各类文体都要能得心应手;不仅要成为抓短、快、活消息的好手,也要成为能写新闻分析、调查报告、问题透视报道的高手;不仅要有驾驭文字的技巧,也要掌握美术、摄影、构图手段;不仅会写文章,拍照片,也要能画版,懂编排,会校对;不仅谙熟单项工作流程,也要能独立完成一个版面乃至一张报纸的采、编、校。一句话,掌握新闻的“十八般武艺”,才能做好记者,讲好故事。为此,我们不仅注重在实践中培训锻炼,对内每周抽出固定时间进行新闻业务培训,对外走出去选派有潜力的编采人员进入新闻院校接受短期培训。报社每年要举办规模较大的新闻培训,送出去,请进来,不惜代价培养记者和通讯员队伍。1997年6月,我们举办了大规模的新闻培训班,邀请文有仁、杨继绳、周建英、蔡雯、秦殿杰五位中国新闻学院的教授专家来忻授课。1997年5月,派出张云平、薄小伟等6名编采人员参加了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和中国新闻学院共同举办的第18期新闻干部进修班。
我是幸运者,从部队转业到忻州的第五个年头,即1990年底,我就受命到《忻州日报》社任社长、总编辑;我又是有福者,到了报社能与精通业务的班子成员共事,能与一大批优秀记者相逢,是他们给了我开展工作的自信和力量。同时也使我能在宽松的环境中吸取营养,历练本领,甩开膀子做工作。报社人才济济,团结协作,这是办好党报,发展报业的先决条件。
感谢《忻州日报》!感谢我的同仁们!(白炜明)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