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我的报业生涯
2024年07月03日 09时29分  

栗 中

栗中(右)深入基层采访

岁月蹉跎,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在忻州日报社36年新闻生涯就过去了。现退休也满两年了,回望多半生的记者编辑历程,也小有成就。是报社成就了我,是报社兄弟姐妹帮扶抬举了我,每每想到这些,不由得心生感恩、感怀、感激。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我的心依然牵挂着这份报纸,期盼着与她见面。每当我从报纸上看到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稿件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版面,就非常高兴,常常使我想起在报社工作的难忘岁月。晚上偶尔路过长征街报社办公大楼时,远远望去采编大厅依然灯火通明,就忍不住多看几眼,同志们肯定又在或奋笔疾书或仔细编校,可能又要熬一个通宵了,敬意之情油然而生。

(一)

我是1986年由五寨县委通讯组考入报社的。因编制落实或是其他原因,我们这一批从全市百人中公开考取的16人迟迟没有办手续,大家都等得心焦。记得当时报纸由四开小报周二刊要扩为周三刊,急迫需要人手,报社领导决定让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三位先行上岗应急。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于农历正月十四第一个到报社上班。伴随着街头闹红火锣鼓喧天声,二版负责人阎天祥用自行车把我的铺盖卷从地委西门驮回东二排平房,从此,就把根扎在了报社,36年再没有挪过窝。

尽管县委通讯组也算是专职新闻工作者,到报社后感到搞编辑仍然要经过学习实践的过程。我就从书本上要知识,跟老编辑学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知识,较短时间让我较熟练地掌握了一定的编辑业务,有了独立处理稿件的能力。

当时20刚出头,工作热情高,干劲大。社领导对我很信任,很器重,一进报社就让我到要闻部工作,还常常把重要采访任务给压上,虽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味,但当时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夙兴夜寐,加班加点,都能完成任务。同时,以小学生的态度,不懂就问,向编辑部同仁虚心求教。在他们的热情指导、帮助下,我边学边干,逐渐掌握了编报业务知识。当记者成了我新闻生命中最瑰丽的乐章。我深深感到记者编辑一年到头都在忙,忙采访、忙编稿、忙安排版面。我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感觉我的生活丰富而多彩,充实而快乐。

除了搞好编报工作,我还尽量抽空采写、发表了大量的消息、通讯、评论、专访及深度报道,稿子多次获奖,多次被报社、地委宣传部和地委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不少重磅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自己也被提为了记者部副主任、主任。这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拉拔。这绝不是客套。

要问我报社生涯最难忘的是哪一段,我自感是十多年的记者部主任经历,也算是我在报社最“高光”时期。当记者部主任,不仅要当好“生产队长”,给记者“派好工”,更主要的是服务好市委主要领导的调研采写和市里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报道,力争为社会奉上一篇篇新鲜出炉的“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力作。每天与时间赛跑的背后是当天采访次日见报,这考验的不仅仅是记者的政治水平和新闻专业功底,还有个人的身体素质。好在这些都在奔跑中殚精竭虑圆满完成了。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忙碌的身影。好新闻都是记者的腿跑出来的,因为基层是我们的社会大舞台,那里可以让我们施展记者的智慧和才干,可以让我们收获成功的快乐!我深深感到,当一名记者,一定要关注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说话,笔头对准群众,镜头对准群众。因为群众是天,新闻是地;天空阳光灿烂,大地才能温暖湿润。

(二)

我对记者职业是非常喜欢的。多年来,我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就是遇事多思考勤琢磨。因此,在工作中,当一个采访任务下来的时候,我马上就出发,到采访目的地,找到采访对象,不论是写消息,还是写人物通讯、工作通讯等等,我都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而且是一气呵成。这得益于我平时的“勤学苦练”,写得多了,自然就会出现“熟能生巧”之功效。有时,我会觉得,只要坐到桌前拿起笔,要写的东西就会从大脑通过手臂源源不断地流向笔端。

2009年当副总编后,角色转换,由每天采访写稿到审看、签发报纸大样。我深感责任重大,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敢懈怠。从版面的安排,标题的制作,到口径的把握,都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为了对广大读者负责,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重托,每期报纸大样都要认真审看,尽量避免发生差错,把好报纸出版前的最后一关,不敢有半点马虎。

当编辑是很辛苦的,也是很清苦的。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从深夜一直干到凌晨。晚上10点多下班居然是奢望。有时把清样送印刷厂交付印刷后回到家里,天都快亮了。

有一天,深更半夜回到家里,累得头昏眼花,精疲力尽,躺到床上就呼呼入睡。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印刷厂制版车间打来电话,说有几个版的图片不太清晰,恐怕印出来不太清楚,能不能退回重发。为了确保报纸印刷质量,我果断决定,同意重发。于是,立即披衣起床,匆匆赶到办公室,找人重新调整,重发那几个版面的胶片,亲自送到印刷厂。第二天早晨上班后,当我拿到图片清晰、散发着油墨清香刚出版的报纸时,心头充满自豪、喜悦之情,身上的疲惫早已一扫而光了。

世事轮回,命运有时也奇怪,就在我职业生涯只有三年多时间做着划句号准备的时候,组织上竟然要我当总编。说实话我不太想干。一是年龄大了,精力大不如前,怕做不好给组织和单位添麻烦;二是不想担那么大的责任了,担心辜负了组织和单位的厚望。但市领导却语重心长对我讲:年龄大不是问题,主要是情况熟,人员熟,业务熟。话已至此,自己又是党员领导干部,就应承了。

(三)

我深知,当总编不容易:一定要有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我不敢说是一名聪明的总编辑,但还算是比较勤奋的总编辑,多年来报社有一个好的传统:坚持每周一下午开一次周会,把上周的业务从头梳理一遍,点评成绩、指出不足,与优秀的媒体对比,我们还存在什么短板。我们利用周会点评新闻,并安排下一周的报道思路。

我当总编辑后,保持了这个好传统并有所改进。只要不出差或者没有特别重要的会议,我一定坚持参会并发言,把“办有分量的报纸,编有分量的版面,写有分量的稿件,做有分量的新闻人”作为编辑部工作目标贯穿始终。

当总编正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艰难时期,我和我的同伴经历了这个伟大的转型,和应对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的痛苦、彷徨、无助,艰辛、汗水、眼泪,至今想来仍然是历历在目。

当总编最难忘的是有一年的市“两会”报道。一位市领导“别出心裁”要求每天出八个版。天啊,本来一年中“两会”就活最多,人也最累。现在一下子任务陡增一倍,还要组织记者现场写多篇深度报道,编辑策划工作量也倍增。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指令如山,只得硬着头皮上了。好在经过全社全员全动员,大家硬是连续四天没明没夜苦战,总算完成了任务。出完报社史无前例的最后八个版两张报,大家和我一样,都累得快散架了,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不过,这次报道社会效果出奇地好,市委领导很满意,还专门开了总结表彰大会,我和报社几位骨干作了典型发言。群众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奖赏。那一刻,所有的劳累和抱怨都一扫而空了。

从县城走向城市,从学新闻、写新闻到管新闻,从蹒跚学步、矢志不渝,在报海里摸爬滚打、搏击风浪的日日夜夜,从“小记者”到“大记者”、从“小编”到总编,稿件和报纸从各个侧面记载了我与新闻结缘、以报为伴的岁月留痕。虽然期间我曾有过几次改行从政的机会,但都由于自己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而没有“改弦易辙”。这兴许也是一种缘分吧!

回望自己所经历的道路,真可谓人生况味,难以尽言。我的人生虽说不上什么锦绣,但也没有虚度,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堂正做人,一直被我奉为圭臬,自感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家庭,当然也无愧于给了我生存、生活、发展资源和浓厚深情的报社及同仁们。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