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主要工作
2022年,是本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自觉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新姿态、新面貌、新作为履行新使命。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主任会议15次,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5件,听取“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9个,依法作出决议、决定5项,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36次,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新一届人大工作良好开局。
一、强化政治引领,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作用,采取集中学习、理论研讨、专题报告等形式,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17次,集中研讨2次,专题培训5次,原原本本学原文,突出重点明要义,不折不扣抓落实。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跟市委步伐,认真行使法定职权,自觉做到市委有决策,人大见行动;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落实。
充分发挥党组作用。认真开展“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主题行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工作理念,落实“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工作要求,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二、聚焦中心大局,在服务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彰显担当
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与市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充分发挥法定职能优势和职权集成效应,助力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助力做好疫情防控。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常委会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号召全市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投身防控一线,党组、党委班子成员主动下沉基层社区,日夜值守,督促指导工作;人大代表、机关干部踊跃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争当抗疫先锋。广大代表出人出力,捐款捐物,用心用情全力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代表为人民”“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郑重承诺,在关键时刻展现了人大力量、人大作为。
助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紧紧围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创新性开展工作。审议通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发展规划纲要》,作出《支持和保障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与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工作协同机制,定期举行两市人大工作座谈会,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在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代表工作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力推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落地落实。
助力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市委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常委会把监督检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作为全年一项重要工作,制定了专门实施方案,组建7个检查组,及时将发现问题给予反馈,为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发挥人大作用。
三、秉持法治理念,为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增效
人大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常委会始终紧扣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努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着力深化宪法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八五”普法决议落实,坚持把宪法法律宣传作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推动宪法法律走进日常生活、深入基层群众。
着力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作用。为了保障法律法规有效实施,按照精准选题、精心组织、听取报告、认真审议、跟踪督办的“全链条”工作流程,重点选取了安全生产、环保、文化、民生等领域7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
着力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围绕“一府一委两院”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专项报告,提出工作建议,积极促进全社会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着力加强备案审查机制建设。修订完善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进一步明确备案审查范围、时限和方式。
四、坚持务实管用,在地方立法实践中体现忻州特色
国家治理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对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市情,满足发展需求,着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发挥地方立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保障作用。
科学编制立法规划。坚持以市委有要求、实践有需要、群众有期盼为原则,围绕加强社会治理、生态保护、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公开征集立法项目。
扎实推进立法项目。立足“小切口、有特色”,创造性开展工作。
不断完善立法机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形式和渠道,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审议机制,突出重点环节,细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
五、突出监督质效,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大监督是宪法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和神圣职责。常委会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贯彻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始终围绕市委工作重点、政府工作难点和群众关注热点,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
着眼经济运行开展监督。聚焦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法治形式推动和保障山西中部城市群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围绕金融业服务、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新能源发展、开发园区经济运行等重要课题,认真组织专题调研,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针对性意见。
着眼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监督。密切持续关注生态环境工作,组织实施市、县(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联动检查,实现监督检查环保工作全覆盖;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推动市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全力打造“美丽忻州”。
着眼增进民生福祉开展监督。密切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把人民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难事当作履职大事,积极发挥监督作用。
六、坚守人民立场,以高效服务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常委会始终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和保障代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交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答卷。
深化代表联络站作用。按照“巩固、充实、增强、提升”要求,将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促进代表服务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社会矛盾作用。
深化代表活动成效。动员代表参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引导代表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深化代表履职保障。换届以来,对43名十四届省人大代表和全市初任的209名市人大代表进行培训,代表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深化建议办理工作。健全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纵深推进代表建议督办成效。
七、对标“四个机关”,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忠诚担当、强化素质、规范运行为抓手,夯实基层基础,铸造干部队伍,提升常委会履职素能。
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换届以来,我们在每次常委会上都要对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会议精神进行及时传达宣讲,努力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机关党组坚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按时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机关党委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活动,着力打牢做好人大工作的理论功底和思想根基。在抓好大学习基础上,通过“三个必训”,实现“两个提升”。
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若干措施》等制度,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二〇二三年的主要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中共忻州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履行各项职责,切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作表率,在全方位推进忻州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人大新作为、作出人大新贡献。
1 进一步突出政治引领,以更高站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领袖嘱托,强化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立足人大工作实际,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开展“抓典型促落实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找准人大工作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2 进一步强化履职尽责,以更大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
聚焦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11353”部署要求,谋划推进人大各项工作,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着力提高立法工作的精准度,多出“小切口、大视角、接地气、真管用”的精品良法,使立法工作始终与我市高质量发展同步同行。着力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性,紧扣市委“一个牵引、六大突破”总体部署、筑牢“三大主阵地”、夯实“五个基础”等重点工作,持续监督、有效监督深入开展执法调研和专题调研,持续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
3 进一步聚焦民生福祉,以更实举措服务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人大职责,践行初心使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时刻把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记在心上、抓在手上。积极探索推进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使民生实事项目更加接地气、合民意、有成效。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保、住房、环保等重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深入监督、久久为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 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以更强保障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忻州实践
深化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活动内容,打造更多的精品站(点)。畅通和扩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渠道和途径。切实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实责任、加强督办,着力提高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多形式多途径加强人大代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5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更严要求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对标对表“四个机关”定位要求,时刻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自觉践行“三个务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