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网络中国节·中秋>>正文
品月饼 盼团圆
2024年09月11日 11时26分   忻州日报

丹桂飘香,又到中秋佳节。大街小巷,月饼味浓,节日的氛围被烘托起来。从古至今,作为传统节日的中秋节被赋予了丰富内涵,其中期盼团圆的愿望最令人感怀。中秋节这天,人们赏明月,品月饼,或共庆团圆,或遥寄思念。

中秋佳节,各地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寓意团圆与美满。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但那时月饼并不叫“月饼”。关于“月饼”名称的首次记载是在宋代,彼时中秋吃月饼逐渐流行起来,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明清两朝,中秋吃月饼更加普及。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的习惯。中秋佳节,与家人共食月饼已是约定俗成的事,走亲访友时也会赠送月饼表达美好祝愿。

月饼种类繁多,有混糖、五仁、蛋月烧、空心等种类,时至今日还出现了木糖醇、螺蛳粉等口味“千奇百怪”的月饼,还有各种联名文创月饼。过去老家人自己打月饼,用的是烧块煤的大火炉大铁鏊,现在用上了电烤炉。多种口味月饼的风靡,制作工艺的创新,体现了消费者思维的变化和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改变。在忻州,神池月饼最为有名,其以“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的特色深受人们喜爱。这真是,小小一块月饼,寄托的是思念,是牵挂;展现的是传统,也是潮流。

赏一轮明月,品一口月饼,道一声团圆。中秋佳节在民众生活中流传了近千年,寄托着人们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盼,如今更见证着中华民族家庭团圆、民族同心、小康月圆的美好生活和未来。 (实习生 赵婧宇)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