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正文
千年古城老巷历久弥新 能源企业谱写“双碳”新篇
2022年07月21日 08时47分   山西晚报

1.平遥古城迎薰门。

2.傍晚的平遥古城。

3.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薛生金在创作。

4.企业环境干净整洁。

5.全封闭煤场。

6.智能化管控中心。

7.来煤采样通道。

炎炎夏日,东临太行、西傍汾河的晋商故里晋中市,万物并秀、绿意正浓,目光所及是一幅幅和谐美好、欣欣向荣的景象。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晋中市考察调研。当天上午,他来到平遥古城,听取古城历史沿革、建筑布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汇报。下午,他来到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考察调研。

近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平遥古城、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采访,真切感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切实把殷殷嘱托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保护蓝图绘就 古城未来可期

从平遥古城最南端的迎薰门步行入城,就来到了古城的中轴线南大街,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古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漫步其中,犹如穿越时光隧道,青砖灰瓦、老屋古巷以及林立的店肆,无一不透着千年岁月积淀的沉稳与古朴,昔日的喧嚣热闹与繁华盛景仿佛又浮现眼前。“我们常说一句话——‘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主任张霄云接受采访时,这样说。1月27日上午,张霄云站在平遥古城墙上,怀着满心的自豪为习近平总书记做讲解。和很多平遥人一样,她把横亘绵延6000多米的古城墙视若珍宝。

2021年10月初,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古城部分城墙出现滑落、裂缝等现象。文物部门在第一时间就展开守护行动。如今,险情严重的5处内墙抢险修缮工程已经完工。“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复了古城墙下一步修缮方案,新一轮保护工程即将开启。”从事平遥古城墙维护工作已有10个年头的邵帅说,“在文保工作者的眼中,文物本体的安全和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一样重要。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后辈人更多地看到真正的文物。”

2022年1月,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进入试运营。在迫切需要进行监测预警的5个点位安装前端监测设备,可对点位上的裂缝和倾斜状况进行数据采集、信息记录,通过系统的分析、传输、响应,实现对文物的保护管理。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平遥古城,处处留存着历史的印记,在2.25平方公里的空间内,300余处文物点缀其中。而分散在古城内的8名巡察人员,就是保护文物的流动“哨兵”。“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古城文化遗产资料库,完善平台建设、进行功能优化调整……”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出身的平遥一城两寺研究院遗产监测中心负责人王瑞,希望用所学专长守护好家乡历史文化遗产,让平遥古城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在平遥古城,199条交错纵横的古街巷,串联着近4000处传统民居,也串联着1万多古城居民的日出日落。如何保护好传统民居,使古城保持活力?近10年间,平遥对古城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传统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目前已修缮105所院落,补助资金达1500万元,受益居民达900余人。

眼下,在古城进行“地下城”改造已接近尾声。作为古城保护的“百年工程”“千年大计”,平遥古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用3年时间“重整”内外。其中对城内总长30.22公里的地下管网进行综合提升改造,覆盖电力、通信、雨水、燃气、消防等方方面面。

项目建成后,还将解决古城文化遗产安全保护问题,消除文物本体安全隐患,提升文物消防应急能力。

在古城内做推光漆器生意的胡晓鹏已经感受到了项目改造带来的便利,“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解决了断水断电、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近5年来,平遥县累计接待游客616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4.6亿元。随着平遥古城名满天下,当地也在不断创造条件让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深闺”。

目前,平遥已公布的各级非遗名录有110项。其中,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盛于唐代、兴于明清、繁于当代,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

近几个月来,平遥着力规范市场、提高行业标准、启动人才培养计划,传承推光漆器传统技艺和推动产业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把推光漆这一传统文化产业发扬光大、推向世界,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薛晓东,力求从题材、做工、选材等方面找到突破,用传统技艺、传统材料创作出更适合现代审美的高品质作品。

活态传承是平遥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浓重“底色”,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保护与发展、传承和创新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为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晋中市在今年的工作安排中,明确了平遥古城的蓝图规划。编制古城保护提升规划,9月底前完成受损城墙修缮;启动平遥推光漆髹饰技艺传承保护立法;推动平遥牛肉文化产业园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非遗文化展览馆”“特色金融文化街”……历久弥新的平遥古城,未来可期。

“低碳”热电厂步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穿过太原龙城大街东延快速路,沿着一条绿意蓬勃的小路往前走,很快,坐落在乌金山脚下的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格盟国际)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便跃然眼前。

作为我省电力发展和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建设的重点供热工程,该公司的两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于2012年建设投运后,同步实现向太原、晋中两市集中供热,目前供热面积达2400万平方米,成为省内同类机组单位千瓦容量供热面积最大的电厂。

“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企业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集团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指明了方向。”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格盟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曹阳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切实做好能源保供的基础上,聚焦‘双碳’目标,持续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积极探索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全力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格局。”

走进这座热电厂,这里的道路纤尘不染、绿植高低错落、环境干净整洁,若不是一根高大的烟囱耸立其中,难免会让人以为来到了绿意葱郁的公园深处。慢慢探寻,这座热电厂的绿色发展之路渐渐清晰,“低碳”“多元”也在这里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近年来,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余热梯次利用、固废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我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和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

在这里,全封闭的储煤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粉尘污染;生产用水全部利用城市中水,节水效果显著;生产中产生的灰、渣、石膏等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了综合利用……该公司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能源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责任的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走出了一条坚决保电保热、持续节能减排之路。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将供电与供热齐抓,转型与低碳并重,一方面狠抓节能减排,一方面积极发展新能源,持续向碳达峰碳中和发力。”瑞光热电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胡俊峰说。

“我们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碳用在工业、农业、食品业等领域优势明显。许多蔬菜大棚在应用了二氧化碳之后,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都有了很大提升。”瑞光热电公司发电部副主任申永亮说,于2016年上马的二氧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项目,是该公司在煤炭清洁低碳发展方向上打出的实招之一。

该项目采用变温变压吸附法碳捕集工艺,去除烟气中含有的醇等各种有机化合物,这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直接排放大气,同时也可以实现废物利用,每年可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3000吨,对于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燃料智能管控系统也是“智慧电厂”建设的一个缩影。2020年,该公司燃料智能管控系统建成投运,把燃料业务管理流程中所涉及的煤炭、车辆、设备、人员、管理流程等“信息孤岛”连成一个可靠的系统,实现对燃料入场调度、采样、制样、化验等各环节实时有效管理。“以前,电厂来煤采样、制样、化验全是人工操作,当时的采样环境也非常恶劣,一个班下来,尽管戴着好几层口罩,煤尘还是会钻到嘴和鼻孔里。”瑞光热电公司燃料智能化管控中心负责人张义德说,“上了这套智能系统,机器人取代了人工操作,解放了人力、改善了工作环境,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胡俊峰介绍,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动9MW/ 4.5MWh储能辅助调频项目落地实施,结合储能方案规划实施电动重卡换电运输项目。与此同时,还加速推进风电项目建设,实施厂内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大胆探索,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服务商。

此外,该公司也在深入推进ERP、OA、SAP、SRM等信息化平台建设运用,以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应用驱动企业管理增效,持续构建公司组织层级全覆盖、管控业务全流程覆盖的数智化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攻关和探索创新,使企业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安全生产保障等方面步入快车道。

当下,以热电产业为基,该公司正在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用实际行动奋力续写践行能源安全、推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新篇章。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通讯员 梁生仁 曹伟摄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