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突出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今年以来,静乐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专责机关作用,通过三项举措,着力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
画好“政治画像”,准确把握研判全县政治生态。按照省市关于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暨政治画像工作有关要求精神,由县纪委监委牵头,委机关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具体实施,通过有效结合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巡察监督、专项检查、调研走访等工作渠道,综合用好信访举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完善廉政档案等成果,对联系县直单位及乡镇的政治生态状况进行系统研判,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表现等方面进行精准“把脉”,点到具体人、亮明具体事、画出“全景图”,既谈亮点、成效,又谈缺点、不足,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政治“体检”。
强化“精准监督”,持续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治监督突出“政治”二字。在落实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方面开展监督,重点看干部的政治品行、制度执行、权力运行、职责履行,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日常监督注重“质效”提升。充分运用提醒约谈、任职谈话、领导干部外出备案、重要案件审议等制度机制,通过下发委托约谈函、抄告纪律检查建议书、严肃追责问责等形式,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保持高压态势强化“震慑”效应。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对反映“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问题线索优先排查处置,精准有效运用“四种形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坚决查处,对不抓不管、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
注重“以案促治”,扎实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以正在开展的全面建设清廉静乐活动为契机,通过采取通报曝光、案件剖析、警示教育、廉政谈话、庭审旁听等多种形式,主动把案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尤其要充分用好身边违纪违法案例“活教材”,持续强化震慑、传导压力,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开展好清廉静乐剪纸展、好家风主题宣讲、廉政大讲堂、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研修班等主题活动,以“清廉静乐”小拼图构建“清廉忻州”大版图,引导“关键少数”莫忘党性修养、莫忘规范用权、莫忘廉洁自律、莫忘修身齐家,明纪法、知敬畏、守底线,自觉做到引以为戒,引导大家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本报通讯员)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