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河曲县着力推动在职党员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2025年02月25日 10时26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讯 近年来,河曲县聚焦破解基层治理资源分散、服务碎片化难题,以深化机关单位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机制为抓手,推动在职党员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角色转变,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党员下沉、服务精准、治理长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从“物理下沉”到“化学反应”。以“党组织报到+党员报到”双线并行为基础,构建“单位与社区”双向联动网络。全县7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主动向驻地社区报到,签订共建协议,认领服务项目;1892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亮明身份、认领岗位,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治理格局。积极探索“机关+社区”党支部共建模式,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支部联学共建,联合开展“6+X”主题党日活动4期,组织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小区开展服务活动200余次。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服务内容上,聚焦“民生需求+社区治理”双主线。一方面,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模式,将服务细化为“微心愿”“微项目”。一年来,全县党员认领“家电维修”“代购药品”等微心愿2300余个;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医院、法院、司法局等职能单位优势,设立“健康小屋”“法律咨询站”等服务点,开展健康监测、政策宣讲等常态化服务。县卫健局在社区党群服务站设立的“健康小屋”,免费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监测等服务1800余人次,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保健站”。

从“单兵作战”到“兵团攻坚”。推行“机关单位包联小区+党员包联户”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74个“双报到”单位包联74个小区,县城建交通局联合社区、消防、公安等部门,对包联小区“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开展拉网排查,同时为全县符合条件的其他48个老旧小区集中安装充电桩441组,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让居民共享安居的幸福家园。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和特殊困难居民台账,结合居民类型、党员特长等情况,精准确定616名在职党员与特殊居民户“一对一”结对包联,为每名在职党员制定进社区报到服务联系卡,实现在职党员信息、包联户情况、服务活动情况、小区评价意见“一卡清”。

从“单向考评”到“立体评价”。建立“社区评单位+小区评党员”双向评价体系。社区党组织对共建单位服务成效进行评价,结果作为单位评选模范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四强”党支部创建的重要参考依据。“今年小张帮我送药问医,可帮了我大忙啦,这个好评我必须给他!”小区党支部在党群服务站召开“板凳议事”,倾听居民心声,通过“满意度测评”“大家评”等方式,评价党员服务实效,评价结果与“两代表一委员”推选、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等工作挂钩。目前,71家机关单位和1800名在职党员得到社区的好评。

(菅泽民)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