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充实基层力量,今年以来,河曲县积极探索建立到村工作大学生管理机制,采取“五步走”工作法,提升到村工作大学生培养管理实效,着力打造一支乡村振兴“主力军”和基层治理“先锋队”。
科学合理分工。河曲县根据到村工作大学生所学专业和特长,把到村工作大学生分为党建工作承办员、理论政策宣传员、村务民生办事员、财务管理报账员、集体经济助推员、基层治理网格员,把他们安排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参与负责具体工作,让其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发挥帮带作用。采取“4+1”帮带模式,“4”即由包乡镇县处级领导或退休老干部担任思想导师,乡镇班子成员或“五办一站两中心”骨干担任工作导师,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实践导师,村财务人员担任业务导师;“1”即高校专家教授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的现实需要,紧盯基层帮带对象培养锻炼。
强化制度建设。推行“双承诺双考评”制度,年初由到村工作大学生就年度工作目标和分工岗位职责,向村党组织和所在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年终由乡镇党委对到村工作大学生进行实绩考评和群众满意度考评。建立健全到村工作大学生学习培训、谈心谈话、实践实训、工作日志、述职评议、备岗管理、考勤和请销假等制度,着力提升到村工作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激发工作活力。建立基础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工资、乡镇补贴、保险、一次性工作经费等政策待遇。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对于工作期间表现突出且符合任职条件的大学生实行“四个优先”,即优先吸收入党、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优先依法选入村“两委”班子、优先推荐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激发到村工作大学生干事创业活力。
完善考核机制。把岗位履职、民主测评和创业创优等情况作为目标考核主要内容。岗位履职主要考核年度工作目标和分工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民主测评由乡镇党委组织实施,测评结果折合计入考核总分。创业创优作为加分考核,主要包括自主创业、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及各项获奖等情况。用好考核结果,把其作为评优、晋级、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给到村工作大学生们压担子、派任务,让其在实践历练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健康成长。 (郝 勤)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