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神池县以“四个着力”为落脚点,在人才机制、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上发力,力促人才工作提质增效,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强化责任,着力夯实人才工作基础。不断完善人才制度保障,强化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县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工作重大事项,结合县域实际,针对性研究制定人才发展政策。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要求乡镇书记、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管好用好选调生、新考录公务员、一村一名大学生等优秀青年人才,用心用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确保他们留得下、干得好,有前途、有奔头。通过全县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全链式推进人才工作,凝聚强大合力,以人才优先发展之功促人才引领发展之效。
立足长远,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产业人才“倍增计划”,培育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挖掘一批地域特色名产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实施技能人才“支撑计划”。依托省校合作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结合企业一线师徒培养模式,大力推进高级技师、高级技工等相关人才的培养。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助力计划”,深入推进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创建工作,打造高级人才牵头引领、中青年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平台。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抓好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驻村干部等群体,打造人才雁阵格局。开展“土专家”“田秀才”、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等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优秀实用人才。实施在外人才“回引计划”,开展神池籍在外人才“回乡行”活动,深入推进需求征集和服务对接活动,为各类在外人才服务家乡建设搭建平台。
刚柔并济,着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结合全县实际,有计划组织用人单位走出去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推动人才向特优种植、品质养殖、精深加工、绿色能源、电商惠农、文旅康养等六大板块产业群集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科技创新服务载体作用,积极为企业全职引才和柔性引智搭建平台。在开展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的同时,同步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依托省校合作,支持企业和事业单位通过聘请“候鸟式专家”“技术顾问”“客座教授”,综合使用联合攻关、课题合作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科研团队。
政治引领,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合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人才,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厚植培育人才的良好土壤。开展“县域发展大家谈”活动,组织优秀人才围绕文旅产业、生态康养、有机旱作等主题为全县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积极对接“县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和荣誉感。组织各类人才培训,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适时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爱才敬才、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氛围,着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奋力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王 霞)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