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于上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其核心是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正因为有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特质,“枫桥经验”才能够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绽放异彩,不断为基层治理创新蓄势赋能。
复制不等于机械照搬,依样画葫芦,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抄作业,而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为“枫桥经验”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如此一来,则经验的价值就会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基层治理之难,难在人少事多且杂,而且事情不论大小,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件事也都可能是群众的急难愁盼。不在其中,很难想象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倒逼基层治理创新的结果。
把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设定网格员为责任人,确保凡事有人管。网格员的职责很明确。做一名称职的优秀网格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做到这一点,真正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网格员单枪匹马必定是勉为其难。比如,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网格员需要及时掌握网格内的人员流动、健康状况等情况,依靠群众成为首要的选项。只有让人民群众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实践之中,自觉地变受益者为参与者,才能使人手不足的现实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依靠群众并不是要搞人海战术,而是依托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化繁为简,科技赋能,网格员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掌握网格内的实际情况。比如,一个社区,一座楼宇,一个单元建立起一个微信群,便可以建立起顺畅的信息汇集通道,可谓事半功倍,而受益者则是每一位参与者。
依靠群众有利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发展活力。要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不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生动局面。
“枫桥经验”因为其与时俱进的特质,本身就蕴含着创新的基因。基层社区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基层治理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创新起着关键的作用。创新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创新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创新的方式可以因时因地因不同时代的技术手段而不同,学习“枫桥经验”也需要因地制宜去借鉴。
数字技术让社会治理更智慧。当下,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要注重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完善基层治理手段。基层治理的创新正迎来新的窗口期,势在必行、未来可期。(据《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