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繁峙县通过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建立帮扶联动机制等举措,对困难党员以及符合帮扶条件的党员进行一对一帮扶,扎实做好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
建立走访慰问制度。各级党组织每年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困难党员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每年对困难党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确定帮扶对象,规范困难党员申报程序,实行党支部初审、上级党(工)委复审、党(工)委组织人事部门核查、县委组织部审批的四级审核制度,分别在各党支部、基层党委、县委组织部建立管理台账,并根据帮扶进展情况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保障机制。建立帮扶困难党员专项资金,按照“财政拨一点,党费出一点,党内捐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办法,确保帮扶专项资金筹措到位;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学习中心”“议事中心”“活动中心”“服务中心”等多功能作用,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权利的要求贯穿到帮扶困难党员的各项工作中。
建立帮扶机制。因人施策,分类实施帮扶,对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的困难党员,采取正面引导、关心帮扶、典型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员,采取雪中送炭式的帮扶措施,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对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等困难党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资金扶持、提供信息等服务,提高他们的致富技能,帮助他们落实项目资金,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引导他们选准致富项目,提高就业增收技能。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工作制度,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困难党员致富;广泛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实行“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帮扶;深入开展农村困难老党员关怀行动,不断改善困难党员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设施。
建立考核奖惩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督查,每年年底开展一次考核评比,并将结果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和民主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扎实推进慰问帮扶工作,并取得实效。 (盛 莉)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