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构建职责清晰、职权一致、高效有序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忻府区采取“四个一”举措,高标准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落地,截至5月13日,忻府区18个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部组建完成并揭牌,共配备成员406名,其中执法人员251人,辅助执法人员155人。
重力量集成,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将党的领导贯穿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始终,印发了《忻府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制度(试行)》,切实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18个乡镇(街道)均组建了不少于20人的执法队伍,由乡镇(街道)分管副职担任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统筹乡镇(街道)行政、事业人员以及派驻乡镇(街道)的公安、司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执法力量,组成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其中暂未取得执法证件的人员从事执法辅助性工作),由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负责管理,以乡镇(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工作。
重执法泾渭,一张清单定权责。制定了《忻府区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将各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33项全部收录其中,其中行政检查13项,行政强制11项,行政处罚5项,行政许可3项,其他权力1项,精准划分、设定依据,指导部门和权力主体,全面推行清单化作业,切实做到把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护林防火、私挖滥采、乱搭乱建等重点乡镇违法行为都管起来。区直相关部门与市级相关综合行政执法队之间、区直相关部门与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加强联系、互通信息,逐步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对相关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监管情况实行信息资源共享,确保执法工作权责明确,执法精准。
重能力提升,一个方案强培训。完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方案,由区司法局牵头组织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业务培训班,将《行政处罚法》《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重点学习内容;由区直相关部门编制本部门业务范围内执法行为的宣传材料、执法文书、规范标准等资料,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学习和参考,指导乡镇(街道)开展日常执法活动,确保权力运行到位;将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及时更新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精神,常态化开展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基层执法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为乡镇(街道)更好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奠定基础。
重制度建设,一套制度抓规范。坚持严要求抓规范,发布了《忻府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制度(试行)》,探索制定《日常管理规范》《考核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统一规范行政执法文字记录,执法队伍使用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服装和标识,推动执法服务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信息应当及时在统一的行政执法公示平台上公示。综合执法队伍履职情况将纳入区委对乡镇(街道)考核范围,执法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干部任免奖惩必须事先征求乡镇(街道)党(工)委意见,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执法人员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工作。(胡应忠)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