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繁峙县伯强村: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2年06月08日 09时55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讯 繁峙县东山乡伯强村是闻名全国的红色教育基地。村内毛主席路居纪念馆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48年毛主席一行由陕北延安前往西柏坡途中路居伯强村。伯强村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有254户714人,党员21人。2019年被评为全省首批“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全省“国防教育示范村”;2021年被确定为全省“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

近年来,伯强村党支部立足红色产业,激发党支部活力,开启新时代“党建+产业富民”发展模式,着力锻造“红色美丽乡村名片”。通过一系列努力,基层治理、民生福祉有了明显提升。去年伯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余万元,年接待游客近6万人,举办党员干部培训20余期,举办各类红色主题活动160余次。

选齐配强村党支部,建强村级组织。一是配强村干部队伍,在去年换届选举中,选举4名大专以上学历、35岁以下的干部进村“两委”班子,并由县委组织部选派优秀干部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二是充分发挥领导包联和党员包户作用。县、乡、村干部包联到户,每人联系10至20户村民,形成三级包联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三是村党支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大办民生实事。投资43万元完善基础设施;设置村民事务代办点,为村民代办事务108件;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在村内增设保洁、门卫等公益性岗位,帮助26名村民就业;组织开展技能培训360余人次,87个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均年增收2万元;帮助农民代销土豆、台蘑等农土特产品来增加收入。

围绕红色教育基地,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一是制定了村级产业发展规划,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伯强村产业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将红色资源与农副业两者融合发展。二是先后争取资金860余万元,打深水井一眼、修通村内上下水、建污水处理站和卫生厕所各一座、修复绿化广场北面裸露的山体、在登山步道安置60组太阳能路灯等。目前,村里形成了以毛主席路居纪念馆、登山步道、天然氧吧、北台圣境为主线的旅游线路。三是大力开展红色史料、文物收集,讲好红色故事,提升红色教育基地综合服务能力。

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村集体拿出125万元投入五台山旭日东升旅游有限公司,每年固定分红10万元。村里建起集中式200KW光伏电站一座,年收益16万元,连续享受20年。二是鼓励村民参与旅游产业,村民每年在本地林区采摘台蘑就地销售,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三是由村“两委”牵头,以村集体组织成立滹源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每年可举办培训20余期,吸引6万人参观学习。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0万元。(记者王国栋)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