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忻府区会展中心副主任孙丽珍提出:今年是省委提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忻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擦亮“中国杂粮之都”招牌,市委、市政府把忻州杂粮作为全市战略性产业的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国家级杂粮大市场。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为此,孙丽珍委员建言:一是以特色优质杂粮资源为依托创建原粮种植示范基地。积极创建中国“小米之乡”“糜米之乡”“黄米之乡”“燕麦之乡”“马铃薯之乡”。二是以特色杂粮种植业为基础,加大科研投入,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带农户,发展优质杂粮原料基地;多元化投融资,加快重点杂粮产业项目落地。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支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加快杂粮功能食品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培植壮大深加工龙头企业。四是重点培育品牌龙头企业,推动优势杂粮产业化、品牌化;创建国家级杂粮市场,彰显区域品牌营销效应。五是重点打造杂粮食品产业区域战略性品牌,多渠道提升杂粮功能食品市场占有份额。全力推动“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发展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园区、杂粮交易区域市场、杂粮出口平台建设。 (本报记者 张林泉)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