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忻州洁晋发电 城市发展的“绿色保障”
2022年01月29日 09时43分   忻州日报

忻州市洁晋发电有限公司固废、危废处置为城市“减负”

“我们的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二期等项目列入了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发展良机。”提到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忻州市洁晋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丽华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坐落于忻府区豆罗建材工业园区的洁晋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是一家集生活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污泥干化焚烧、余热清洁供暖、可再生资源利用、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企业。

该公司与浙江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采用的垃圾焚烧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项目,配备3台日处理500吨垃圾焚烧炉和2台12MW发电机组,于2015年投产运行,截至2020年垃圾处置量达到43.5万吨,发电量1.3亿度。项目投运以来,环保数据持续达标,通过环保部门联网检测,符合国家及地方严格排放标准。

已经开工建设的忻州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二期项目、忻州市危废处置安全填埋场项目、忻州市生活垃圾焚烧集中供热项目,以及正在前期准备中的忻州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二期项目二期工程、忻州市危废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将进一步完善项目配套,延伸产业链。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产业园区的相关政策,依托已投运的一期项目,公司计划新增投资40亿元左右,规划用地811亩,投资建设忻州市固废综合处置(静脉)产业园。”忻州市洁晋发电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志民介绍说。

忻州市固废综合处置(静脉)产业园共规划子项目10余个,主要项目包括:日处理16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二期、日处理200吨的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市政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置项目、300万平方米的电厂余热清洁供热和日处理410吨的危废处置中心和危废安全填埋场项目。其中,部分项目预计于2023年建成投产。

在整个大循环中,焚烧发电后产生的乏汽余热不仅可给各项目生产提供热源,同时可解决忻州市城南300万平方米的冬季清洁供暖。

“园区各子项目围绕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协同处置,互相配合、互相依托。”范志民说,“焚烧后炉渣和建筑垃圾等无机固体废弃物,处置后可制作标准砖和砌块等,实现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园区各项目在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打造了固废处置过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园区项目全部建成后,生活垃圾年处理能力可达113万吨,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市政污泥年处理量约7万吨,垃圾焚烧发电上网量约4亿度/年,可实现300万平方米的清洁供暖。综合节能量可达约29.9万吨标煤/年,有效减少CO2排放总量约74.75万吨/年,并新增1000余个就业岗位。

作为生活垃圾、危废、固废等处置利用承载基地,忻州市洁晋发电有限公司曾为太原北部区域承担了3年的生活垃圾处置任务。目前公司主要承担着忻州市7县2区的生活垃圾处置和14个县(市、区)的污泥处理任务。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下,忻府区提早谋划、主动作为,于1月14日召开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全体会议,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搭建平台,互相对接洽谈,着力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我们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忻府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专门询问了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我们解决融资问题。”牛丽华说。

忻州市洁晋发电有限公司将依托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机遇,进一步扩大服务面。牛丽华说,除完全实现忻州市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外,将留出产能承担太原市部分厨余垃圾、生活垃圾及危险废弃物处置,实现可再生能源有效梯级利用,有效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