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乡村振兴】振兴乡村谋发展 脚踏实地谱新篇
——访定襄县人大代表、南林木村党支部书记岳文生
2021年08月21日 11时09分   忻州日报

岳文生在养老院看望老人。 徐国华 摄

8月4日下午,“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记者采访了定襄县人大代表、 南林木村党支部书记岳文生。他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后来成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先后任向阳村、土林口村、南林木村第一书记,定襄县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定襄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我出生在南林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放过羊、种过地、吃过野菜、干过零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岳文生说。因此,让农民富裕、让农村变得更美好是他从小的梦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努力上进,积极打拼,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为定襄县养老事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样本。

主动请缨挑担 助力脱贫致富

2020年5月30日,岳文生主动请缨,由定襄县委组织部选派,毅然挑起了南林木村党支部书记兼第一书记的重担。面对父老乡亲期盼的目光以及家乡贫困的现状,他感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变乡村面貌,让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他绞尽脑汁,因地制宜,谋划经济发展蓝图,一方面从教育、基础设施等入手,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创新办法,助力乡村脱贫致富。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岳文生不辱使命,心怀百姓冷暖,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项目产业,促进村民致富,赢得了村民的高度信任和赞誉。

拓展项目扶贫 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党把我从一个穷孩子培养成一名国家干部,我要处处践行职责使命,为党的事业奋斗拼搏,为人民谋福利。”岳文生称。

岳文生上任以来,把南林木村红薯种植作为“一村一品”重点工作,在消费扶贫上下功夫,鼓励和引导贫困户放开手脚,大胆种植,并搭建消费扶贫平台,与定襄县仁爱医疗养老院沟通对接,新购一台薯类浆渣分离机。2020年,共向贫困户收购红薯8万斤,开拓了一条可持续的扶贫之路。

南林木村多丘陵低山,处于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日照时间较长,非常适合建设光伏电站项目。为进一步加快季庄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岳文生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在南林木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拟向上级申请补助资金50万元用于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南林木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现有的农田几乎都是“无产地”,且缺乏完整的灌溉主体工程,迫切需要进行农田改造工作。2021年4月3日,岳文生召集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在南林木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提交了申请报告。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处处折射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

组织是堡垒 党员是旗帜

“一个基层组织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岳文生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他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追求。

面对南林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的情况,岳文生用自己的创业成果,回馈南林木村父老乡亲:一是个人出资为全村80岁以上的6位老人缴纳了医疗保险;二是全村五保户可免费入住他所创办的仁爱医疗养老院,91岁老人李灯梅一个儿子去世,一个儿子残疾,生活十分困难,岳文生将其接到仁爱医疗养老院并免除了所有费用;三是南林木村群众在此就医看病,实行医保报销后,个人部分全部由岳文生支付,确保全体村民方便看病;四是为南林木村清理垃圾和灌溉渠道、粉刷和美化墙面等项目,共计垫资6万多元。

创新服务模式 做行业排头兵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替儿女尽孝,让老人幸福,促家庭和睦,为政府排忧,促社会和谐,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履行的使命。”岳文生说。

2017年,在省、市、县各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他创办了仁爱医疗养老院。他以“仁者凭德医疗,爱者以孝养老”的理念和“敬老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的宗旨,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与“医”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模式。

2021年,仁爱医疗养老院经过不断创新和改革,升级打造为“医疗养老、人文养老、旅游养老”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成为忻州医疗养老领域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本报记者 徐国华)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