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百年红色基因 书写岢岚发展篇章
中共岢岚县委书记 孟宏斌
中共岢岚县委副书记、岢岚县人民政府县长 银培秀

岢岚全景

从口子村搬迁到宋家沟新村的贫困户刘林桃一家借着乡村旅游季,打响了“老沈凉粉”品牌,生意红火收入倍增,成了远近闻名的自主脱贫户

原赵家洼村搬迁户王三女、杨娥子开心过节
一百年筚路蓝缕,不忘初心;一百年砥砺前行,盛世华章!岢岚是革命老区,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回望岢岚儿女用勤劳和智慧所绘就的岢岚画卷,倍感振奋。
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也是岢岚这块热土的鲜明标签。抗日战争时期,贺龙、续范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岢岚生活战斗多年。1938年,贺龙师长指挥120师在岢岚打响了收复晋西北七县城的第一战,在岢岚三井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抗战时期,岢岚境内青年积极参军,广大群众踊跃奔赴前线参战,当时仅有3万人口的小县城,就有6360名青年参军入伍,先后产生368名革命烈士。1948年4月4日,毛主席一行转战西柏坡时路居岢岚,在这里接见三级干部,并留下了“岢岚是个好地方”的深情赞誉。毛主席的赞誉,一直激励着岢岚人民艰苦奋斗,奋勇前进。
战争年代讲牺牲,和平年代讲奉献。岢岚人民秉承优良的革命传统,一代代团结奋斗,投身家乡建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岢岚县连续三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晋岚绒山羊”获得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岢岚“红芸豆”“柏籽羊肉”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进入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榜;宋家沟获评国家3A级景区,宋家沟、三井、阳坪被评为全国卫生乡镇;今年岢岚县又被全国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城。一个绿色生态、创新开放、民富县强、文明宜居、平安法治的岢岚正以崭新的面貌受到多方注目。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来到岢岚,在宋家沟三棵树广场,号召乡亲们、广大群众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正在进行脱贫攻坚的岢岚干部群众增添了无穷力量,成为大家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精神动力。在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岢岚取得了2018年现行标准下8438户20029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11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的脱贫战绩。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岢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捧回了“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证书。如今的岢岚,不仅成功甩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而且如期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岢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抚今追昔,这一切的一切说明,岢岚人民,关键时刻是敢于豁出去、能够顶得上的;在大事面前,我们岢岚人民是能够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的!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县发挥后发优势、培育竞争优势、蹚出全面转型岢岚之路的关键五年。我们将继续奋斗,以建设优势产业集聚区、特优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文旅康养休闲区、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品质城的“三区一城”为战略定位,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聚力打造“7+7”产业格局,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美好的发展蓝图一步步变成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幸福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代,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广撒深播红色种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真切切悟思想,踏踏实实办实事,兢兢业业开新局,在推动转型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推动融合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干事创业上,不断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寻求新突破、迈出新步伐、彰显新担当,奋力书写转型蹚新路的岢岚新时代发展新篇章,撬动岢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以优异成绩向我们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图片:贾大伟 赵文君 文字:岢岚县委宣传部
城市印迹
1948年4月4日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等中共中央领导由陕北转战河北省西柏坡,在岢岚居住一宿。5日晨,毛泽东接见参加岢岚县三级干部会议的全体干部并作重要讲话,留下“岢岚是个好地方”的深情赞誉。
2011年12月12日
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认证“晋岚绒山羊”“国家出口红芸豆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2年2月27日、2016年7月29日、2020年10月20日
岢岚县连续三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13年8月
岢岚“红芸豆”“柏籽羊肉”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4年11月28日
岢岚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通过省爱卫办专家组技术评估。专家组通过对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10大方面54项137小项工作全面检查验收,认为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要求。
2015年8月
2015年“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榜”首次发布,岢岚县以“荷坪岚漪”进入2015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榜。
2017年6月2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山西亲临岢岚,在赵家洼村看望贫困群众,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宋家沟新村考察。总书记对村民们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年6月26日
第十四届(2017)中外避暑旅游目的地排名发布,岢岚荣列中国(2017)避暑休闲百佳。
2018年
全县实现8438户20029人脱贫、11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5个深度贫困村1846户4317人整体搬迁、784户2004人插花搬迁、县摘帽14项指标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由31.8%下降到0.38%。 2019年5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岢岚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2019年10月
山西省政府批准设立“岢岚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的小康生活
曹六仁:天天像过年一样
我是岢岚县阳坪乡赵家洼村搬迁户曹六仁。2017年9月22日,在易地搬迁的时候,我从赵家洼村搬到了县城的广惠园。我进城后第二天就开始在玻棉厂工作,每个月可以领到2800元的工资,加上各项补助,我和老伴每年有6万多元收入,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我发自内心感到满足。
我有四个孩子,自己吃了没有文化的苦头,那些年就想着要不惜一切代价供孩子们念书。那时的日子你们想不到,肉呀奶呀想也不用想,医疗条件也跟不上。大儿子初中毕业考上中专,开学时,我进城卖了30斤小米才给他买了一条新裤子。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进城住上楼房,领上工资,像城里人一样上班,日子天天像过年一样。咱是庄户人,不说虚话,我的心里话就是:住上新楼房,感恩不忘党。
沈姚付:好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是岢岚县宋家沟镇宋家沟村村民沈姚付。我是2017年从口子村搬到宋家沟村的。在口子村,最大的问题是吃水难。
2017年,在易地搬迁中我搬到宋家沟村,住进了明亮宽敞的房子,吃水、看病、买东西都很方便。过去村里人少,冷清,现在街上人多,红火,看着就舒心。搬进来后,我和老伴在干部们的帮助下开始试着做自己比较拿手的凉粉来售卖,没想到旅游旺季两个月就可以赚自己以前一年挣下的钱。现在,我计划打造农家乐,反正是越干越有劲儿了。
去年过年,我家贴的对联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双手办起农家乐”,横批是“心想事成”。日子越来越好,做什么都得心应手,我这心里可欢喜了,好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武黑女:真正体会到了苦尽甘来
我是岢岚县高家会乡梨园坪村的武黑女。我是一个80后农家女子,以养羊为生,给羊治病、割草,喂羊、放羊、剪羊毛,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和城里长大的80后不一样,我的人生可以说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印象里,我家是全村最穷的,穷到连一扇完整的门都没有。小学毕业,因为穷,我只好辍学了。16岁我就结婚了,2年后我的丈夫患癌症去世,19岁,我嫁给现在的丈夫,凭着两双手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我们从养羊开始,日子终于一天天好起来。
这一切全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各级领导和乡亲们的帮扶。现在,我们在县城也买下了楼房,我从过去人人可怜的苦孩子变成了劳动模范,我是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什么是“苦尽甘来”。
袁晓华: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是岢岚县西豹峪乡马家河村的袁晓华,1996年出生,2017年山西林学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毕业。外出上学时的梦想是毕业后可以留在城市生活。上学期间,我很努力,参与了山西羊肚菌野生种质资源调查及标本采集项目,跑了很多地方,基本摸清了山西全省的野生羊肚菌资源分布及相关品种类别,并进行了种质分类和标本收集制作。
大学毕业后,我曾在贵州的雪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做技术员,随着技术经验的成熟,回乡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2019年,我拎起行囊返乡创业,回到家乡后,在我们村试验羊肚菌大田小拱棚栽培模式,专门培植羊肚菌,销路挺好。在我的带动下,还有不少人也参与到了食用菌种植中。我的梦想是把农业产业做大。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想,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的未来不是梦!
周明则:晒晒我的幸福生活
我是岢岚县宋家沟镇宋家沟村村民周明则,今年59岁。从过去的贫困户到现在家庭年收入达到六七万元,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变化。
我年轻时干活把腰压坏了,不能干重活,娃娃也多,以前的日子过得那真叫个艰苦。这两年村里让我当了护林员,老伴当清洁工,我还种着十亩地。特别是宋家沟旅游发展起来以后,我买了一个充气城堡,获得了不错的收入。我家这房子过去很破旧,政府给统一进行整修后,现在亮亮堂堂,我打心眼里喜欢。护林员的工作也不累,在山上我就喜欢唱歌,心里美着呢。
过去人们在一起就是聊外面有多好,现在不一样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村里各方面都不比城里差,我还经常在朋友圈晒晒我的幸福生活。欢迎大家到我们村来!
数说
截至“十三五”末:
1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3.09亿元,年均增长6.2%;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亿元,年均增长9.4%;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8元,年均增长6.9%;
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0元,年均增长9.9%。
数据来源:岢岚县统计局
逐梦扬帆 开启“十四五”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岢岚县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广惠园社区 石磊 摄

在岢岚县广惠园移民新村扶贫车间,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赵文君 摄

岢岚县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宋家沟新村 赵文君 摄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岢岚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甩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沉重帽子,全面开启了“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岢岚县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三区一城”,即建设优势产业集聚区、特优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文旅康养休闲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品质城。全县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总量大幅提升,GDP年均增长8%以上;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稳定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城乡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超过8%。
——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依托开发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搭建一流平台,创优一流环境,引育一流人才,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加速企业孵化成长,推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
——聚力打造“7+7”产业格局。围绕“六新”突破,重点打造现代物流、新能源、煤化工、新材料、文旅、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保健7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着力提升畜牧、红芸豆、沙棘、马铃薯、有机小杂粮、蔬菜、中药材7大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水平,为全面转型提供支撑。
——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强化“一区三园”定位,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为主的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互联互通、协同合作的上下游产业联盟。持续引深“三化三制”改革,推行集成化服务,发挥全面转型主引擎作用。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以城带乡、产城融合,强化大县城核心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文化等融合式发展,建设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清水秀、文明自信的精致城乡。
——全面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特”“优”战略,做大做强优质杂粮、生态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论,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统筹推进生活污水、河道、矿山、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倡导绿色生活新方式,夯实高质量发展底色。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紧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围绕比较优势和产业链,打好招商“组合拳”,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持续深化简政放权,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新高地。
——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深入挖掘优秀文化,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文旅设施建设,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办好公平优质的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技能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健全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持续织牢社会保障网,不断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共同富裕。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壮阔前景鼓舞人心,崭新目标催人奋进。“十四五”时期是岢岚县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奋力实现“十四五”转型发展出雏型的宏伟目标!
岢岚县委宣传部
田间阡陌美如画 高产稳产促增收
加快土地连片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在岢岚县三井镇张义庄村和高家会乡天洼村、羊圈会村、团龙沟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只见田间阡陌纵横交错,一条天然的风景画廊伸向远方……
今年,岢岚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19年,该县按照省、市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土地发展整体现状,开始规划实施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项目总占地1.71万亩,总投资1.07亿元,通过公开招标由忻州涌盈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和陆野桥隧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实施,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改土培肥等工程。
“一张图”谋划,确保同步推进。岢岚县坚持规划先行,把做好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态建设、农业产业结构、高标准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大幅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节约型、循环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一盘棋”建设,实现部门协同。岢岚县委、县政府着力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施工单位统筹规划、科学施工、严格管理。主要领导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调研指导,部门负责人抓具体工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截至2020年11月,通过土地平整共改善耕地面积1.48万亩;通过兴修水利设施,建成浆砌石排水沟15644.53米;新建田间道路、修复混凝土道路33962.05米。
农稳则天下安,农富则国家盛。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的美丽乡村画卷是岢岚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未来,岢岚县将一直聚焦粮食安全生产,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新技术,打造新业态,构建新格局,在这方古老厚重的土地上书写新篇章,绘就新蓝图,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岢岚县生态区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之路。
岢岚县委宣传部
产业承接园:“量身定做”让企业“拎包入住”
“1号厂房主体完工,下一步要对接企业和业态需求,进行室内装修。2、3、4号厂房也要加快进度,企业进驻需求很急迫。”岢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鹏德在现场办公时嘱咐项目包联责任人。
编着号的厂房是开发区的产业承接园,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厂房。产业承接园是岢岚县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步伐建设的产业转型示范园、工业类创业示范基地,也是整个开发区扶贫产业园的现代综合服务中心。承接园集聚集、研发、孵化、展示、服务等综合功能为一体,建成后可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企业快速落地投产运营。
今年以来,岢岚县一改“先筑巢后引凤”的招商模式,创新走出“量身定做”的新路子——将厂房建设与引进的项目业态相结合,进驻企业建设与需求匹配,建设可“拎包入住”的厂房。
园区总占地面积37.42亩,按照三横一纵二栋布局,总投资2.1亿元,建设工期1年。园区内有四栋标准厂房,在建设之初,开发区就分别与浙江九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福派安管道制造有限公司、河北兴胜山鹰线缆有限公司4家企业签订了项目落户协议,厂房的布局建设就是根据各家企业的不同需求来设计施工的。其中东三横1号、2号、3号标准化厂房,均采用轻钢结构,主要用于管道制造和线缆生产;西一纵为电子科技楼,采用框架结构,主要用于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和应力应变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其中1号厂房今年8月可投入使用,其他3栋也将在10月完工。随着厂房的建成交付使用,这些企业也将在今年全部进驻开发区。
“拎包入住”的厂房为企业省下了一大笔二次厂房建设费用,减轻了企业先期建设负担,让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专注于生产和技术改造,企业家们对此赞不绝口,岢岚的营商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赢得更好口碑。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岢岚产业承接园的一座座标准厂房拔地而起,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越式发展的岢岚正在路上。
岢岚县委宣传部
嘉力来钢结构:“四梁八柱”撑起群众致富梦
最后一台车床上,机器人手臂正在精准焊接。在被问到“有机器人工作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什么还要开展人工培训和人工生产”时,企业负责人裴立伟思考了一会儿,郑重回答了这个问题。
使用机器人工作的山西嘉力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岢岚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引进的新业态,是河北嘉力来钢结构有限公司在岢岚县注册的子公司,也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营销、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大型装配式建筑综合企业。项目总投资1.09亿元,建设周期1年,2020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等已全部完成并开始投产。厂房内可安装各类设施设备270台(套),全负荷一年可生产的装配式钢构件约3万吨,年销售收入约1.74亿元,创税约0.13亿元,为岢岚经济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助力。
裴立伟说:“机器人成本高,但精准度高,所以我们把它用在最核心的地方。但是还有很多粗放的工作需要人工来完成,这样也能为群众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为当地人民致富作出我们企业应有的贡献。”嘉力来钢结构投产可新增就业岗位179个。这也是岢岚招商引资引入这类企业的最初想法,钢结构生产线既能快速满足园区内企业建设钢结构厂房的需求,更能培养更多产业工人依靠技术手艺挣钱。
2020年以来,岢岚县结合“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目标,出台了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就业创业奖补政策,将嘉力来建筑公司和杰迈桥隧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岢岚县焊工培训基地,现已开展点对点焊工定向培训5批次1000余人,打造了岢岚焊工劳务品牌,帮助300余名群众就业,每名就业者一月收入最高达12000余元,有效拓展了全县群众就业创业的新空间。
建材行业的引进丰富了岢岚新兴产业业态。现在岢岚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少企业的钢结构厂房基础立了起来,“四梁八柱”不仅稳住了生产车间,更撑起了更多群众的小康生活。
岢岚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