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沧桑巨变 巡礼忻州>>正文
忻府:波澜壮阔百年路 高歌奋进新征程
2021年06月25日 15时51分   忻州日报


波澜壮阔百年路 高歌奋进新征程


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忻府区委书记 崔向松

中共忻府区委副书记、忻府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生明

秀容书院一角

忻州古城全貌

欣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光辉历程,我们豪情万丈;展望美好未来,我们心潮澎湃。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前进步伐,素有“晋北锁钥”美称的忻府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市委“336”战略布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谱写了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壮丽篇章。

坚持创新引领,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忻府区坚持创新为上,不断完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成功获授“中国优质辣椒生产基地”“中国香瓜之乡”“中国甘甜红薯之乡”等国字号品牌。蓝天环保、金宇科林等10户企业成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8家,产值达到3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家,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93%。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168.9亿元,连年稳居全市第一。全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连年进位。

坚持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区11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921户精准识别户共18448人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初的2869.2元提高到2020年的7750元,年均增长18.43%。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任务2199户5139人,整村搬迁销号37个行政村,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决战完胜。

坚持文旅互动,文化旅游产业成果丰硕。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我们力争将忻府区打造成为忻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标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一湖一河,两山三组团”功能格局初步形成。山西省第六次旅发大会特别活动“长城之夜”在我区举行。忻州古城成功申报4A级旅游景区,忻州古城文旅休闲集聚区成功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古城东大街2019年被评选为山西省特色商业街。北合索村被命名为山西省首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新建“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四条,总里程61.42公里,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基础。

坚持市区共建,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城乡环境。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面完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征迁任务和服务保障工作。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3.9平方公里扩展到71.8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35%。深入开展城乡环境“九道四治四建”专项行动、农村特色风貌整治和整村提升,高标准建设特色示范村58个。农村改厕五年累计完成36000座。农村饮水安全和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1.9%。实施清洁取暖62个村、92个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共44126户、面积490万平方米。

坚持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我们坚持改革为要,努力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全面深化改革,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在全市排名前列。新建政务中心,进一步完善网上受理、审批、公示、查询、投诉等功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三对”“六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财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城乡医疗一体化改革顺利实施。

坚持忠诚履职,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2019年全省深化“三基建设”加强基层工作推进会暨合并行政村现场会在忻府区召开。5个街道社区党建特色品牌创建经验在全市推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全面整顿,并获得省委组织部肯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成绩持续深化。

百年路春华秋实,新时代催人奋进。忻府区正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新起点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市委“336”战略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抓手,奋力开启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首善忻府新征程。

城市印迹

1983年9月

忻县改设忻州市

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忻县,设立县级忻州市,属忻州地区,为行署驻地。

2001年1月1日

忻州市改设忻府区

2001年1月1日,原县级忻州市改设忻府区。原忻州地区改设市级忻州市。同年4月27日,忻府区开展撤乡并镇工作,由原30个乡、镇、办事处合并为20个乡、镇、办事处。

2012年11月23日

忻州环城高速竣工

2012年11月23日,忻州环城高速全线竣工。全长31.704千米,全线采用双向4车道标准,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6米。

2018年9月28日

忻府区迈入高铁时代

2018年9月28日,大西高铁原平西至太原南段开通运营,全长111千米,设计时速250千米,初期开行六对动车组,标志着忻府区迈入高铁时代。

2019年7月1日

忻州古城东大街开街运营

2019年7月1日,忻州古城东大街开街运营。绵延数百米的东大街是忻州古城保护活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忻州以及周边区域游客感受忻府传统地域文化、品尝地方特色小吃、休闲驻足游玩的好去处。

2019年9月

忻府区获评“中国甘甜红薯之乡”

2019年9月,忻府区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甘甜红薯之乡”称号。

2020年11月20日

忻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忻州市区一体、上下联动,历经三年创建,首创成功,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

2020年12月31日

忻府区脱贫攻坚决战完胜

2020年,忻府区圆满完成75户153人的年度脱贫任务。建成怡居苑第9期、第10期集中安置小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199户5139人。截至2020年底,全区11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921户18448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21年1月

忻府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2021年1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忻府区在2019年撤销解原乡、秦城乡、播明镇,设立九原街街道办事处、旭来街街道办事处、云中路街道办事处,2020年撤销西张乡、紫岩乡,合并设立西张镇的基础上,撤销曹张乡、高城乡,合并设立忻口镇,同时,新建桥西街街道办事处,重组合索镇,撤销阳坡乡。截至2021年6月,忻府区共有7个街道8个镇3个乡。


我的小康生活

罗玉萍:“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小康生活”

我出生于1962年,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家家户户吃饭能填饱肚子,就算过上好日子了,天天吃大米、白面、鸡鸭鱼肉,那只是个梦想。

现如今,脱贫攻坚让更多的人摆脱贫穷,逐步过上了好日子。在忻府区鑫盛市场工作几十年,我看到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眼中的小康生活不仅是定格在日常生活,更体现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现在,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道路都是平平展展、四通八达,再也不用走颠簸不平的泥泞小道,市民有时间便可以漫步在忻州古城,散步养心养神。

过去,人们总羡慕大城市的生活,现在我每天上街转一圈便可以领略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风景。每当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见到我,都说你还是这么年轻,我很自豪地说:“还不是咱这环境好了,心情、心态就好了,于是就显得年轻了。”

王志华:“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小幸福”

我生活在忻州这座小城市,见证了这座城市发生的变化,我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改善。

2000年,我开始做花卉生意。到现在,花卉基地由两亩扩展为二十亩,花卉种类也逐渐增多。随着人们的需求增多,我的货源地也越来越广泛,产业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在花卉生意往来中,我始终秉承着诚信的理念,结交了很多老顾客,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变化,我的花卉生意随之扩展壮大,逐步涉足园林绿化等方面,许多条新建、扩建的城市道路,都能够看到我们增绿、添绿的成果。作为城市园林行业的一员,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城市中处处充满绿色,将各类乔木、灌木、草花等植物种植在城市中,让市民能够“出门见绿”,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

这21年中,我不仅积累了人生财富,也享受到了忻府区经济社会发展给我带来的生活便利,更为城市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便是我的幸福感来源。庆幸,在这个开放、发展、包容的时代,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小幸福。

张胜:“奋斗才有出路”

我是一个在党的政策鼓舞下摆脱贫困、重获新生的产业脱贫致富带头人,人称“忻州蘑菇哥”。更重要的是,我现在是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我感到无比自豪!

多人智障残疾的特困家庭,让我从小饱尝贫穷的滋味,因家里穷,初中毕业后,我便开始打工挣钱,但是“拔穷根”光靠我一个人没头没脑地干,谈何容易,渐渐地,我陷入了迷茫,日子感觉不到一丝光亮。

2016年,党中央送来了好政策,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常畴伟了解我的情况后,向我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在他的贴心扶助和耐心疏导下,经过三个月的“磨合”,他为我精心选择了食用菌庭院栽培项目,并全身心帮助我创业,不断鼓励我树立“贫困不贫志,依靠双手找出路”的信念,帮我渡过重重难关。

两年多的风雨洗礼,我闯过了选择关、信念关、生产关、销售关和发展关,现在已建成年产蘑菇15万斤、年创利润10万元规模的蘑菇种植基地。从一穷二白,到村里脱贫致富带头人,我向村里17户贫困户36人每年发放500元扶贫救助金,解决10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而且加入了忻州市秀容爱心工作站,成了一名志愿者。

2017年,我获得忻府区脱贫模范个人称号,2018年获得全国二青会火炬手称号,2019年获忻州市致富带头人称号,2020年获得了忻州市向上向善好青年、青年突击手等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时刻提醒我,奋斗才有出路,幸福永远在路上!

钟丽贞:“家里暖了,心更暖了”

近几年外出求学,每次回来,家乡都有变化,最惊喜的就是忻府区“煤改电”工程也惠及我们东石村。“煤改电”集中统一供暖,不仅解决了家家户户的取暖难题,也让我们的村庄变得更加干净。

去年寒假回家,一进屋我就感受到从脚底升起的温暖。原来,家里趁着“煤改电”,把厚重的暖气片换成了地暖,父母还常常吐槽屋里太热,一回家就得换单衣服。

如今,我们再也不用费力生火上炭,打扫煤灰。“煤改电”让我们取暖更加干净便捷、省时省力,既节省了花销,又提高了舒适度。

小康生活体现在方方面面。对我而言,在寒冷的冬天,室内温暖如春就是小康生活,家里暖了,心就更暖了。

刘文强:“绿水青山,真好!”

我的家乡在忻州市忻府区杨胡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大波政策红利惠及农村。自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家乡变了,变得山清水秀、树木茂盛,乡村道路得到了硬化,晚上路灯通明,村民们也改掉了以往随处乱丢垃圾的坏习惯,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村子,随处可以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个人都有干劲、有奔头,更重要的是,村子周边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也更蓝了。

村民们钱袋子鼓了,很多人都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在城市里购新房,买小车,有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有幸福美满家庭,每天生活有盼头,过上了从前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日子好了,我还要加入乡村振兴的行列,建设美丽家园,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


数说

1.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万元)

1985年:30857万元

2013年:1073447万元

2020年:1689304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单位:万元)

1985年:3157万元

2013年:43449万元

2020年:63798万元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5年:580元

2013年:21559元

2020年:34524元

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5年:445元

2013年:6988元

2020年:12455元

5.2021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GDP同比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3%。

6.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忻府区统计局

本版责编:李涛

本版图文:忻府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蹚新路 开新局 展“首善”之为


忻口镇前淤泥村土地集体化经营试点项目为村民带来红利

甜糯玉米生产线

云中河温泉康养基地房车营地一角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以不变的初心,带领我们勇毅前行,展望“十四五”,走好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怀!

随着忻府区“十三五”圆满收官,过去五年的砥砺前行,让全区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121.9亿元增加到168.9亿元,年均增幅6%;基础设施得到集中投入,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3.9平方公里扩展到71.8平方公里,市区一体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人民生活得到大幅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全区118个贫困村、8921户贫困户18448人全部脱贫,“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深入实施,城镇新增就业18320人,比“十二五”时期增长6.3%……这些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忻府区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的坚实基础。

转型发展蹚新路,砥砺前行开新局。忻府区紧紧围绕市委“336”战略布局,精心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在区第五次党代表大会上,确定实施“1556”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开放、包容、文明、法治、服务”的忻府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发展更高质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社会治理更加完善的宜居宜业宜创宜游首善忻府。

“十四五”期间,忻府区将突出“转型发展蹚新路”这一主题,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集中打好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扩大开放引进、增进民生福祉五场硬仗,不断强化思想、组织、队伍、作风、纪律和精神动力六大保障。

未来五年,忻府区优化顶层设计,高处谋势,实处落子,战略定位为“七区一城”:即打造经济转型引领区、创新发展活力区、美丽宜居样板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文旅康养示范区、首善忻府践行区和全省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宜居”“宜业”“宜创”“宜游”中心城区,奋力开启忻府区高质量高速度跨越式转型发展新征程。

经济发展更高质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现代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型中心城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基本形成15分钟的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等服务圈,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绿色发展成为鲜明特色,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大幅提升,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自然灾害防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努力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形成更多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全力打造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杆。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全区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东西部区域优势互补、融合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城乡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社会治理更加完善。“法治忻府”“平安忻府”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诚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进一步深化,社会和谐稳定充满生机活力。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展望新征程,忻府区委、区政府将勇担使命、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忻府篇章!

亮点1

全力打造“16833”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今年,忻府区将紧紧围绕建设“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扎实推进“16833”重点工作,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促发展,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优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6833”即,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抓好六大重点任务:以防止返贫致贫为重点,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以稳产保供为重点,推动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以现代农业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以“八大工程”进村入户为重点,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为重点,推动乡村振兴良好开局。重点培育发展辣椒、甘甜红薯、甜糯玉米、香瓜、杂粮、生猪、奶牛、干鲜果八大农业产业集群。扎实推进三十项重点工作、三十个重点项目。

全力培育壮大“八大”农业产业,确保辣椒、甘甜红薯、甜糯玉米、香瓜、杂粮、生猪、奶牛、干鲜果八大农业产业稳定增收,大力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擦亮“中国优质辣椒生产基地”“中国甘甜红薯之乡”“中国香瓜之乡”国字号招牌,积极申请注册“忻州糯玉米”地标商标。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大沟、寨底和下沙沟村等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惠众现代农业示范园、高城辣椒加工园区、忻府区现代杂粮产业园区、欣佐城休闲农业采摘园区、加禾富硒西瓜园区、董村甘甜红薯园区六大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借助古城旅游火热的市场,围绕奇顿合温泉,打造道东沟、横河童年小镇、姑姑山农业公园等乡村旅游项目。深入推动三产融合,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注重农旅结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带动一产高质量发展。


亮点2

云中河温泉康养:打造绿色生态旅游集散地

云中河温泉康养项目由忻州云中河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6亿元,该项目已经被列入山西省重点旅游项目,是集住宿、餐饮、娱乐、户外运动、温泉康养为一体,清静、休闲、自然、生态、绿色度假为意境的旅游集散地。主要建设有七个分项目。其中,云沐温泉度假酒店预计投资2.3亿元,建筑功能以日式温泉疗养相关功能为主,并有运动、餐饮、其他商业等配套设施。

国际会议中心建筑主体以“花瓣”为主题,配备有婚礼草坪广场,建成以后可以承接各类婚礼、大中小型会议等。

生态采摘园及配套停车场占地20亩,其中,停车场占地10亩,预计136个小车位,16个大车位;采摘园占地10亩,拟建玻璃温室,主要用来做蔬菜样式、参观展览等。

室外综合拓展区投资2.5亿元,室外综拓项目有常规项目、高空项目、攀岩等。冰雪运动中心建筑面积3110.5平方米,建设包括配套用房(运动员更衣室、休息室、淋浴间、观众席等),建成后将成为山西省首个具备国际专业比赛标准场地的室内滑冰馆。

温泉风情小镇预计投资8.3亿元,通过建设温泉风情小镇,开展深度体验游,以河边图书馆、近水垂钓、渔村民宿、环河漫步、日出餐厅等为特色,提倡以慢生活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培养稳定规律的长期客源。

露营休闲娱乐区的公共露营区可提供露营、野炊、烧烤、小型聚会等活动。

云中河温泉康养旅游项目将以全新的概念、超前的思维,标准专业化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把云中河景区打造成为忻州旅游产业标杆,为忻府区发展增添亮丽的风景线。


亮点3

山西禹王煤化工:瞄准“高精尖” 做强产业群

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6.12亿元,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0亿元,员工1500余人,占地2400余亩,年营业收入30亿元左右。公司凭借自身实力,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百强企业。

“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公司将致力于产业链完善,拟在已立项拟建炭化室高度6.25米捣鼓焦炉及配套2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配套化生产回收装置、干熄焦装置,公辅设施、系统工程及配套的环保设施,整体形成300万吨/年的现代化清洁焦化项目,突破目前规模受限的瓶颈。利用年产3600万立方米煤气建设甲醇项目,年可生产甲醇20万吨,生产焦油10万余吨,生产粗苯3.6万吨。

在基础产业形成的前提下,发展建设氢的提纯及生产先进项目,该项目预计年可产高效清洁能源氢1万吨,公司将以该项目为发力点,力争在氢能利用环节走在全省前列,占据氢能产业一席之地。另利用煤基固废原料,建设并投产年产30万方新型高强轻质墙体材料项目,项目预算总投资30亿元,预计在2021年底前全部完成。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新增40亿元。

瞄准煤化工高精尖化工生产方向,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预计在2025年完成筹建国内一流的研发团队,全面实施已有“高精尖”化工项目,致力研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煤化工能源创新项目,树立自己品牌形象,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提升对抗国际市场的能力,整体形成以煤化工高精尖项目为主导的能源创新发展、产业集群化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化工园区,率先成为煤化工“高精尖”专业发展的特色煤化工产业集群园区,完成“十四五”发展的蜕变。


亮点4

谷生源:让小杂粮产品走向世界

谷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业生产和生命科学为主要研究及应用方向的农业科技公司。2019年,谷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的小杂粮之都”,投资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

项目预计建设三期,其中第一期工程为谷生源综合服务中心,第二期为谷生源(忻州)现代农业新型经济示范园,第三期为谷生源(忻州)生物科技原料厂,总投资32000万元。

谷生源(忻州)现代农业新型经济示范园将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利用以太坊区块链技术创造出一套适合本市农产品发展、综合商品管理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忻府区乃至忻州市的农业发展提供方向。目前,项目正在进行选址、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

谷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之一是农副产品的加工生产以及销售。谷生源的农副产品主要分为:无公害绿色蔬果种植、忻州特色小杂粮生产、安全健康食用油加工。

谷生源(忻州)现代农业新型经济示范园将分区种植各种新鲜蔬菜、精心管理、科学培养,种植过程不使用农药及其他方式,做到无公害、绿色化种植,种植全过程将进行视频录像,客户可在公司官网上全程了解果蔬的生长过程。

示范园中还将建设忻州小杂粮特色加工工厂,并出口销售,让忻州的小杂粮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与此同时,谷生源(忻州)现代农业新型经济示范园中将引进世界一流的食用油生产线,从胡麻中榨取出胡麻油(亚麻籽油)进行出口销售,拓展忻州亚麻籽油的国际市场。

本版图文:忻府区融媒体中心 冯媛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