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从两会看财政“账本”:
收入逐年向好 民生支出给力
2021年02月24日 16时48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记者 常晓蓉

“钱袋子”的一收一支关乎民生。“财政政策”可能听起来有些“高大上”,但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出门旅行,横贯东西南北的高速公路;上学时,学校的基础设施;环境优美的公园、广场,等等,这些都与我们政府的财政密不可分。

两会召开期间,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民生话题,而积极落实财政政策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一年的财政收入有多少?支出多少?钱花在哪里了? 2月23日,带着这些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疑问,记者走进市财政局,带大家看看这笔账怎么算。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风向标。近年来,中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了减税降费等一系列财税政策。然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矛盾和难度都很大,忻州也不例外。

近几年,记者梳理各地财政收支情况发现,在收入面临较大挑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力度不减,一些地方甚至保持较快增长。

市财政局负责同志介绍,忻州财政整体情况逐年向好。2020年财政事业和改革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财政支出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1%,有力保障了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部署、重点项目和重要民生支出。同时,忻州财政局管理改革迈上新征程,聚焦关键领域,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五项考核全省排名均进入前三位,为2020年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当然,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也承载着艰辛。“咱们忻州贫困县比较多,2020年全市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1.36亿,用于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十三项民生总支出达330多亿元。面对收入少、增幅慢的现实,我们压减一般性支出,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让百姓过好日子。”这位负责同志说,“财政部改革建立了‘一竿子插到底’的直达机制,减少了中间环节,使资金能够直达市县基层,直达民生领域。另一方面,对‘支出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通俗来讲,就是要把钱尽快拨出去,发挥应有的效应。这些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难度,但同时也是一次提升工作能力的机会。”

那么面临收支缺口,我市是如何解决的呢?

“其实,这个也是我们去年工作的一大亮点。忻州财政底子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需要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2020年通过努力,我们争取到了省级以上资金377.29亿元,弥补了收支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市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建设和高质量转型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记者注意到,面对新的形势,今年我市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提质增效,既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同时更加注重量入为出,有保有压,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重点领域锁定为城建、教育、医疗、“三农”、科技等民生领域,进一步为全市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