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寨县城 崔敏 摄

五寨西城一角 潘晓华 摄

云涌砚城 美丽五寨 张建辉 摄
生逢伟大时代,肩负伟大使命。五寨县按照市委“336”战略布局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扭住“两个关键”、突出“三项重点”、弘扬“四种精神”、抓好“六项工作”的发展思路,坚持高标准定位、高水平推进,举全县之力建设忻州西部重要的产业、人流集散地和集聚区,建成晋西北区域经济中心。
——围绕建设生态农业强县,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努力实现创新开放绿色融合富民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托“中国甜糯玉米之乡”品牌优势,建设全省最大的甜糯玉米生产加工基地。依托黄芪等中药材种植优势,建设中国中药(五寨)产业园区,打造中国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实施3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绿色化标准化建设,打造晋西北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基地。抢抓“山西药茶”提质升级机遇,建设山西药茶产业示范,让五寨药茶占领中高端市场。实施规模化生态养殖工程,建设万头生猪繁育场、生猪养殖基地,全力打造全省生态养殖示范县。着力培育壮大“五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打造晋西北生态农业强县。
——围绕建设产业人流集散地,谋划产业布局,完善各类生产要素支撑。充分发挥五寨县区位交通优势、生态农业优势,以产业园区为承载,强化各类要素支撑,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加强省级园区创建力度,深化园区“三化三制”改革,充分释放园区发展活力。突出能源产业园区、北环产业集聚区、物流产业集聚区三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推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快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支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力争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
——围绕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加强市政建设,提升县城现代化发展水平。坚持以新理念推进城乡统筹,以新机制整合城乡资源,完善城镇功能,切实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定位,实施大县城战略,积极推进省级园林城市、智慧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创建,加强道路交通、公园广场、商业住宅、景观景点、综合管廊等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推动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开展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全面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通、物业管理六大工程,推进县城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五寨。
——围绕建设开放包容新高地,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深度融入京津冀,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新水平。聚焦“六新”突破,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有利于创业潜力有效激发、有利于创造动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在创新中再造优势,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围绕建设生态绿色家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清涟河朱家川河流域综合治理,巩固提升“东西两梁、南北两山”四条百里绿色生态长廊成效。厘清生态图谱,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深入开展源头污染防治行动,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不断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品牌。
——围绕建设幸福和谐社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技能富民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着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持续筑牢社会保障网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牢安全发展基础,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持续深化“平安五寨”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民生保障水平与新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相适应,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五寨全县上下正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坚持做甚务甚、精益求精、进位争先、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推动全县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为早日建成忻州西部重要的产业、人流集散地和集聚区,建成晋西北区域经济中心而努力奋斗。
图文:五寨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