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全力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2021年02月24日 17时51分   山西日报

核心阅读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要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基层实际,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中党的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等重大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和矛盾挑战,着力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优化基层治理方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造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格局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要健全完善党委领导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基层治理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进行。要把领导基层治理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之一,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党的声音在基层治理中的全覆盖,促使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过程成为不断夯实党执政根基的过程。要将优秀人才以固定机制下派到基层组织进行锻炼,指导帮助基层组织建立起一个政治坚定、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吸纳基层群众骨干,从而发挥党组织政治导向功能作用。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的重点在于增强基层群众自治活力,创新基层群众自治途径,实现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要秉持开放多元、联动融合、互利共赢的理念,全面发挥资源整合功能,形成各主体共建、多元共治、资源共享的机制,更好地激发群众动力、社会活力和市场潜力,构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构建基层治理中的党组织体系、行政体系和共治体系三个层面交叉融合的治理体系,促进政府、社会、公众实现职责明确、各尽其责、协调一致,形成有利于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分工协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制度框架,界定政府主导责任,强化基层自治基础,引导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畅通公民参与,满足多元需求,真正使基层治理符合广大人民的期待。要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基层政府履行好主导职责,加大政府对基层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的力度。要把厘清基层政府和基层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作为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建立基层自治组织职责体系,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减负增效,回归本位。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强化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协同作用,持续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孵化力度,鼓励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并加大对社会组织日常运作的管理,对其运作的规范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其行为的后果及质量进行制约和监督。要调动城乡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参与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将那些与群众密切相关、大家共同关注的公共事务交给群众开展协商讨论,进行民主决策,促进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潜移默化培育公共精神,通过各种公共活动,推进群众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逐步提高其参与公共事务能力。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涉及到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矛盾、社会风险控制、社会稳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基层治理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目标。

要全面增强基层群众的自治活力,探索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基层群众自治途径,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转移到城乡基层社区,健全基层城乡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全面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坚持把法治作为治理的基本方式,聚焦城乡基层群众的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始终坚持通过法治来规范行为主体,引导社会成员养成依法行使权利、解决纠纷的习惯,将遵章守法内化成社会成员的行为自觉。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家庭伦理、法治教育等活动,强化榜样示范力量,增强乡规民约约束作用,彰显生活礼俗教化功能,促进孝老爱亲、亲子教育、邻里互助,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凝聚起基层治理的精神力量。要推进基层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协同一致,通过彼此互相配合、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发挥“三治”融合的优势,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合力。

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基层治理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运行保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基层治理平台是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创新的重要抓手。

要善于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推进基层治理理念、制度、机制和方法创新,打造更为开放、多元和快速回应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要依托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加强对人口、房屋、证件、车辆、场所、社会组织等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准确掌握情况,把治理脉络沁入到基层的每个细胞,有效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元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要以大数据应用提升基层治理的预见性,通过信息技术对各项治理事务作出前瞻性预测,对潜在的问题迅速反应,以防范化解风险为着力点,健全风险防控机制。要形成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交互融合的基层治理技术支撑体系,推进基层治理平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智能治理向城乡社区延伸覆盖。(作者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学所农村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李小伟)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