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十三五”时期,山西各级党组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定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建强干部队伍,着力正风肃纪,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证。在新的历史起点,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山西篇章。
“十三五”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西省委领导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攻坚克难,励精图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政治引领
旗帜就是信仰,旗帜就是方向。五年来,省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陆续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方面重点开展两轮专项政治监督检查,实施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考核,突出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有效推动了党的政治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展“践行领袖嘱托、率先蹚出新路”等主题党日活动。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山西实际学习贯彻“三篇光辉文献”、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制定贯彻实施意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各级党委中心组带头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宣讲,组织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竞赛,充分运用各级党校、三个干部学院、学习强国山西平台等阵地,采取宣讲培训、交流研修、征文答题等形式,推动学深悟透、入心入脑。强化责任落实,组织巡视督查,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领域阵地。2016年10月召开省十一次党代表大会,十一届省委共召开十次全会,对践行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作出部署,先后提出“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带领全省人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实中央决策、解决重大问题、开创发展新局的思路行动和治理成效,实现了山西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并进而向持久的风清气正、在转型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来迈进。
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夯实基层基础,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五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进步。认真贯彻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以及农村、国有企业、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标准,在各行业各领域树标立杆,争先创优。开展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行动,整顿提升四千余个基层党组织,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选派近四千名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充分彰显机关党建的“风向标”作用,省委组织部和省直工委联合制定机关党建“四级四岗”责任清单,全力推进“五型机关”建设。连续三年开展“三基建设”,推行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制度,将党建工作纳入巡视巡察内容,开展部门定岗定责定员,实施干部专业培训计划,通过典型观摩、经验交流、督查整改等办法推动“三基建设”任务落实,有效解决了基层组织不强、基础工作不实、基本能力不足等多年困扰基层的问题。在政治关怀、待遇保障等方面下大力气支持激励乡镇干部安心扎根基层,部分乡镇基层组织长期弱化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省委常委带头靠前指挥,坚持抓好党建引领抗“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支援湖北医疗队建立临时党组织,划拨9700万元专项党费,829名积极分子“火线”入党,为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保证。
端正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山西各项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五年来,省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决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树立好的选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坚持好干部标准,先立规矩后选人,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正负面清单,2016年完成省市县乡四级组织换届,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注重从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急难险重岗位识别和选任干部。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明确“两个办法”政策举措,激励担当作为,连续两年每年推选5000名担当作为表现突出干部,同时为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合理容错。拓宽用人视野,加大干部内外、上下交流力度,从中央部委、全国知名高校和先进地区引进人才进入重要领导岗位,选派120余名厅处级干部到东部发达地区挂职,选拔200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到省市直单位任职、500名省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墩苗”,锤炼干部,提升素质,增强活力。大力改进作风,组织省市县万名干部大调研,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连续三年在全省开展效能建设及评估,省直机关率先推动,建立了以服务对象评价为主体的评估体系,推动改进作风、创优服务。以减文减会、规范督检考等为重点,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推动重大任务攻坚克难,从各级机关选派万名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派出驻村工作队,通过督查巡查、表彰奖励、提拔重用、通报约谈、召回调整、追责问责等,督促驻村干部履职尽责,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服务经济建设,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开展“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选派万名党员干部深入近五千家企业,摸查收集反映问题八千余个,绝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或承诺办结。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省市县两千余名领导干部结对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统战系统创新开展民营企业“待批项目大起底”,推动近两千个“卡壳”项目办结。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大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党的十九大重整行装再出发。五年来,经历党中央对省委班子进行改组式重大调整的山西各级党组织,汲取教训,革除积弊,重塑形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2017年6月,中央对外联络部在京举办“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全面从严治党——山西省委的实践——风清气正、奋发有为”专题宣介会,引起中外关注和热烈反响。按照党中央顶层设计,在全国率先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省级先行、市县压茬推进,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转隶组建工作,为制定监察法和在全国推行改革提供了经验。坚持打虎拍蝇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特别是对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十九大后仍不知敬畏的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坚持纪律挺在前面,积极用好“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挽救干部。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涵养党内政治文化。深化巡视巡察工作,十一届省委共开展八轮巡视,推动监督关口前移下沉,真正发挥管党治党利剑作用。整治不按规定缴纳党费问题,督促补缴党费1.2亿多元。聚焦扶贫领域、人防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扫黑除恶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等进行专项整治,一批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出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负面清单》,各级党组织明确实施细则,严肃查处“四风”问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落实落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六权治本”、投资项目承诺制、公安“一网通办”等为突破口,在三晋大地掀起“权力革命”。围绕不能腐制度建设,省委部署15个方面37项制度建设和17项改革任务,从制度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山西抓党建促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实践成果,是党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征程的缩影。在即将迈进“十四五”的新起点,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山西篇章。(作者:中共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一级巡视员 魏爱军)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