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五台王城遗址
2020年09月07日 11时14分   忻州市长城学会

王城遗址位于五台县西南陈家庄乡,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的王城村西,移城河南岸。古城遗址与村庄均为坐北朝南,呈正方形,面积约22500平方米,其村名和河名的由来与古城遗址有关。现在所见到的王城只有四角高出城垣的城堡残墙,四周坍塌的土夯城墙已用砖石垒砌,墙内长满草木,只有西北角夯土残墙处见有排列比较规整的圆形眼孔,且每升高0.8米,便有一排,眼孔之间的水平距离亦0.8米,土层内略显绳纹并夹杂少量砂陶碎片。

据当地人口耳相传,被人们称之为“吴王城”中的吴王势力很大,在本乡离王城5公里的教场村是吴王的练兵场,村中曾有石砌四梭形点兵将台,约10米高,底层直径1.2米,顶端直径约0.3,于1968年修路折除;南坡村的小寨设守城岗哨;白家庄镇的窖头、寨里和神西乡的大、二、三寨均为驻兵防守的山寨。当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石碑有“古王吴公之墓”的字样。据《忻州文物》记载,此遗址属于春秋战国时代。

这个“吴王城”按照地理位置及规模,不具备春秋战国时期称雄强国的城池或城堡遗址。《中国通志》载,春秋时期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即王国的首都,方圆九里;第二级为“诸侯城”,三里至七里不等,即诸侯国都;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春秋初的大小国约有120多个,还有不少戎、狄民族族交错其间,最強大者为晋、楚两国,到春秋末期只存在三分之一。中山国曾跻身八强之列,占据过30个左右城邑(战国时期全国共有城邑大致800---1000个)。《赵世家》素隐曰:“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糸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恒公德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不言谁子孙。”第一位中山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的中山王。吴王本指周朝封国吴王的国君,后来成为王爵封号,在中国历史上,吴王一共65人。

从以上所述,位于五台县东南的“王城”,虽然西有太行山作屏障,东有滹沱河、清水河之险,易守难攻,自然条件较好。但是依照现在城堡遗址的面积大小来看,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具备雄强国的首都,可能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鲜虞诸侯国的城堡。这个诸侯国因诸侯王姓吴,将其称之为吴王城。源于五台山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古称鲜虞河,在周朝,白狄族在鲜虞水沿岸发展起来,因此叫鲜虞族。在西周这个民族势力发展壮大,移到石家庄一带的新市(今正定新城南)为中心建立起鲜虞国。王城地处五台山南部,清水河东岸,东有太行山易守难攻的黑山关和白羊关;加之,当地的土地肥美,水源充足,适宜农牧。为此,王城极有可能为鲜虞族最早为防预强国、诸侯国和土匪外来侵略而建筑的城堡。

二、中山国衰亡时期的城堡。战国时期占据过平山与灵寿一带的中山国的消失至今被人视为神秘。然而,传说王城东部的太行山白羊关是中山国抗击魏国最后一个战场。对此有记载“中山兵大败,鼓须死战逃脱,至白羊关,不及停留,弃关而走。”以此推断王城可能是中山国从白羊关败退后直至衰亡期间的城堡。

三、春秋时期王族、功臣和贵族的城堡。春秋时期,小国有几百个,大都来自于分封制的诸侯国,形成群雄纷争。当时,很多土地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领地,来拱卫王室。这些封国的领地面积大小不等,国君的地位有高有低。以此来说,这王城也许的春秋时期王族、功臣和贵族建筑的城堡。

四、战国时期赵、魏附国的国都。战国从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221年,跨度250年之久。燕国辖区主要在河北省,北京一带,同时也管辖过山西省北部。赵国势力强大,很长时间管辖山西北部,衰落后被魏取代霸主地位,魏的辖区仍包括山西北部地区。这期间,各国疆域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国王所在城邑因时变迁,其诸多的附国跟随迁栖。这地处山西北部太行山西麓的五台县王城也许是这个时期赵、魏附国的国都。 (王书光)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