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县城
山西省偏关县,被誉为“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古称偏头关,因地形东仰西伏而得名,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互为犄角,扼守北疆门户,担当京师屏障。偏头关城位于黑驼山山坳里,城周近3公里,四面环山,形若覆盆,地险关雄,不愧为边防要冲。偏关自古便为兵家争战、屯兵驻防重地,号称“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五代北汉时即置偏头寨,明洪武年间始筑“偏头关”, 万历年间改筑而成要隘。a
黄河——古代中原防备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
山西偏关号称中国长城博物馆,这里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偏关明长城全长数百华里,现存300多个峰燧台墩。东南部的九窑十八洞,是长城上设置功能最全的军事堡垒,既是戎边将士的住所和武器库,又是阻挡和打击敌人的军事阵地。九窑十八洞是大回廊结构建筑,东西北三面墙上各有四个箭窗,南墙有两个箭窗,由柏杨岭堡西行有五座台墩。
老营堡北部的边墙上村的明长城遗址
偏关东南部明长城最为险要的军事堡垒九窑十八洞
虽然明长城边墙已“英雄”垂暮,古关寂寞,烽燧守缺;虽然刀光剑影、鼓角争鸣远去了,但莽莽苍苍的边塞风光,使探寻者流连忘返……长城边上教儿埝、野羊洼、柏杨岭、边墙上几个堡村的村民们仍然坚守在这块舍不掉的地方。
柏杨岭堡现在只住着一户人家,年过六旬的孙老汉仍然坚守在山上,不愿离去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