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繁峙县东北65公里处,平型关安静地矗立在这里,静静守卫着一方土地。
平型关——峰峦叠嶂、巍峨耸峙、绿树映山色。是晋东北的咽喉要道,黄土丘陵被雨水长期冲刷形成的一处处险隘,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83年前的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成功伏击战,随着枪炮声的响起,一场伟大的战役在这里打响,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至今你仍能看到,战争在这片土地留下的痕迹,枪炮击打出的痕迹长久地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每一个平淡幸福的今天,都是先辈们负重前行拼搏抗争的结果。
除此之外,不广为人知的是,平型关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历朝历代边关险隘,总少不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城头笳鼓送残昏,战垒烟塞接雁门。天许完颜成割据,曾从关上数中原。”明朝时修筑内长城经过平型岭,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成为内长城重要关口。平型关城也因此而建,现在的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仍延续当时的修筑样式,呈正方型。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平型关的昨天,在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铁马冰河、炮火硝烟,并未对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世世代代有太多影响,千百年来他们就这样生活,平静中蕴藏着生活的智慧。如今的平型关虽然历尽沧桑,依然静静地遮挡着朔方大漠的风沙,穿越那条回溯历史的古道,日暮下,一位老农悠然牧羊而归,穿过古老残破的平型堡,绘出一幅名叫生活的浪漫画卷。
视频来源:杨东
视频编辑:马瑞、赵菁
图片:王文君、陈宝、王爱中、资料图、网络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