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西省“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文旅品牌建设年,忻州作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旅游元素的地区,又是长城和黄河握手的地方,光荣承办全省第六次旅发大会,这是忻州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
大会围绕“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长城博览在山西”主题,凸显“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长城板块活动品牌,为长城板块锻造、长城文旅品牌塑造破题。
山西是中国的长城大省,忻州又是山西省长城分布最广、遗迹最多的地区,14个县(市、区)中,13个境内都有长城。作为历史上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冲突对抗、交流融合的最前沿,长城在这里留下众多的历史印记。忻州境内的古长城还拥有数项“全国之最”:忻州长城的修筑历史纵贯战国至明朝10个朝代;现存较完好的明长城248公里、早期长城230公里,两项合计478公里。
本次旅发大会着力推广山西、忻州的“长城游”,呈现长城六大内涵:游长城雄关、览烽火古堡、品红色长城、探黄河边城、听长城故事、悟长城内涵。
历史上,作为长城重要防御隘口,雁门关与偏关、宁武关合称“外三关”,形成防御北方外敌的强大屏障。这三关与忻州,从战国时代起,经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明诸朝,修筑1000多公里长城连寨接堡,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军事防御工程。
忻州境内长城纵横交错,遗迹资源丰富。其中,代县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第一关,偏关老营堪称中华长城第一堡,偏关老牛湾是全国最雄壮的长城与黄河握手处,岢岚宋代长城是全国唯一发现的宋长城,原平转岗的火烧长城是我国迄今唯一发现的火烧长城,宁武关曾有全国明长城段唯一的水关,繁峙平型关是现代战争最有名的关口……
长城,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是历史上祖先的伟大创造,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文化标识,也是每个人心中至今不灭的民族精神象征。
无论是长城关口的刀光剑影、铁血捍卫,长城边塞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还是长城脚下的百姓故事、边城往事,都在历史的风雨里或飘散或沉淀。今天,我们以长城为载体,在山野遗迹中提炼挖掘、修葺重建,让历史的资源光芒重现。游人可以欣赏曾经的边塞风光,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在游玩中品味历史,思索未来,陶冶精神,汲取力量。
游览长城雄关,了解长城故事,研究长城文化,忻州长城欢迎你! (聂艳英)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