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初秋,万物竞茂。8月5日,我们起了个大早,驱车赶往20公里外的静乐县康家会镇后曲卜村,看望一户高姓长寿家族,探寻高家的长寿之道。
后曲卜村是我省唯一一处国家华北落叶松林木良种基地,这个基地就在该村后山。当年,就是从这个基地调运了2000斤华北落叶松种子,在塞罕坝扎下了根,成就了闻名遐迩的浩瀚林海。近年来,人们又在后曲卜村北山头发现石头城堡玉华寨。玉华寨雄踞山巅,垒石为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倡导村民保护山林、禁止砍伐树木及野外用火的清代石碑尚存四通。后曲卜村植被茂盛、古木参天、空气清新,自然生态环境好。村里重视文化教育,村民躬耕阡陌,诗礼德孝传家,在外工作的人员众多,是地灵人杰清凉宜居的“世外桃源”,也是底蕴丰厚的文风富地。
在后曲卜村西半坡的一个四合头院里,住着一位110岁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生活基本能自理,思维依然清晰,他就是被人们称为“静乐老寿星”的“五保”老人高海于。
高海于兄弟4人。高海于为老大,今年110岁,老二高海林,去年去世时93岁,老三高富林87岁,老四高有林也已84岁了。高家兄弟都是长寿老人,居住在一个村里,兄弟们互相帮衬,和睦相处,是村里有名的“和谐家族”。平时,老三和老四侍弄几亩庄稼,房前屋后种点蔬菜,闲下来的时候,总要抽空过来和大哥拉拉家常,嘘寒问暖。
老三高富林性格爽朗,爱好下棋,说起大哥,好似打开了话匣子:“我大哥有低保,又有养老保险,现在生活过得非常好。”
老四高有林,原在康家会学校当过语文教师,退休后他主动承担起赡养大哥的责任,几十年来没有半句怨言,一家人和大哥和睦相处,每年还为大哥置办几身新衣服。说起对老大哥的精心照料,村里村外的人们都夸老四的老伴段改先。段改先今年也77岁了。当年婆婆患病,她十几年任劳任怨侍奉,婆婆去世后,她又扛起照料大哥的担子,缝补浆洗、端茶喂饭,是全村公认的好媳妇。
在高家小院,段改先手脚麻利、满脸汗水。一会儿喂喂鸡,一会儿扫扫院,阳光下的笑声,清脆且爽朗。
过来串门的后曲卜村老村长、现任支部委员的高亮明,说起高家来啧啧称赞:“高家家风好,小辈们孝敬长辈。孝顺孝顺,只有孝才能顺。”
后曲卜村高姓长寿家族,勤劳俭朴,至诚至善,以和为贵,用朴实、厚重的孝道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平凡而又崇高的良好家风,为静乐县创建文明城市树立了鲜活生动的德孝典范。高家一族也是静乐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开展“十星文明户”创建的鲜活孝老样板,在静乐这片有着优良传统的红色土地上唱响了新时代的文明之歌。
午时的后曲卜村,笼罩在茂盛的山林中,风吹起,大片大片的层层绿叶如碧浪般翻涌。快要走出村口时,转回头望着坐落在村西半坡的高家小院,我们一行人不由投去了敬意的目光……
(张天柱 乔秀乾 宋艳龙)
(责任编辑:梁艳)